碧草已滿地,柳與梅爭春
出自唐代李白《攜妓登梁王棲霞山孟氏桃園中》:
碧草已滿地,柳與梅爭春。
謝公自有東山妓,金屏笑坐如花人。
今日非昨日,明日還復(fù)來。
白發(fā)對綠酒,強(qiáng)歌心已摧。
君不見梁王池上月,昔照梁王樽酒中。
梁王已去明月在,黃鸝愁醉啼春風(fēng)。
分明感激眼前事,莫惜醉臥桃園東。
注釋參考
碧草
(1).青草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貽袁常侍》詩:“ 幽 冀 生碧草, 沅 湘 含翠煙?!?唐 陳子昂 《春臺引》:“感陽春兮生碧草之油油,懷宇宙以傷遠(yuǎn),登高臺而寫憂?!?宋 蘇軾 《題織錦圖上回文》詩之一:“春晚落花餘碧草,夜涼低月半枯桐?!?/p>
(2).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可釀酒的草。舊題 漢 郭憲 《洞冥記》:“ 瑤琨 去 玉門 九萬里,有碧草,如麥,割以釀酒,則味如醇酎。飲一合,三旬不醒;但飲甜水,隨飲隨醒?!?/p>
爭春
爭艷于春日。 宋 黃庭堅 《次韻答馬中玉》之三:“爭春梅柳無三月,對雪樽罍屬二天?!?宋 陸游 《卜算子·詠梅》詞:“無意苦爭春,一任羣芳妬。” zhu{1|1}德 《游越秀公園》詩:“ 越秀公園 花木林,百花齊放各爭春?!?/p>
李白名句,攜妓登梁王棲霞山孟氏桃園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神的指意游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