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蔡州三首
漢家飛將下天來,馬箠一揮門洞開。
賊徒崩騰望旗拜,有若群蟄驚春雷。
狂童面縛登檻車,太白夭矯垂捷面。
相公從容來鎮(zhèn)撫,常侍郊迎負文弩。
四人歸業(yè)閭里間,小兒跳浪健兒舞。
汝南晨雞喔喔鳴,城頭鼓角音和平。
路傍老人憶舊事,相與感激皆涕零。
老人收泣前致辭,官軍入城人不知。
忽驚元和十二載,重見天寶承平時。
九衢車馬渾渾流,使臣來獻淮西囚。
四夷聞風失匕箸,天子受賀登高樓。
妖童擢發(fā)不足數(shù),血污城西一抔土。
南峰無火楚澤間,夜行不鎖穆陵關。
策勛禮畢天下泰,猛士按劍看恒山。
注釋
全唐詩:卷356-28
平蔡州三首問答
問:《平蔡州三首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平蔡州三首的作者是劉禹錫
問:平蔡州三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平蔡州三首是唐代的作品
問:蔡州面城中眾心面死,妖星面夜落照壕水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蔡州面城中眾心面死,妖星面夜落照壕水 出自 唐代劉禹錫的《平蔡州三首》
問:蔡州面城中眾心面死,妖星面夜落照壕水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蔡州面城中眾心面死,妖星面夜落照壕水 的下一句是 漢家飛將下天來,馬箠一揮門洞開。
問:出自劉禹錫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劉禹錫名句大全
平蔡州三首賞析
路旁老人憶舊事, 相與感激皆涕零。
老人收淚前致辭: “官軍入城人不知。
忽驚元和十二載, 重見天寶承平時。”
元和十二年(817),唐王朝在宰相裴度的主持下,由李愬率軍雪夜襲破蔡州,活捉了割據(jù)抗命的淮西藩帥吳元濟。劉禹錫滿懷激情地寫作此詩,熱烈贊頌這一重大勝利。
蔡州,天寶時為汝南郡。首句用“汝南”而不用“蔡州”,正好化用古樂府《雞鳴歌》成句:“東方欲明星爛爛,汝南晨雞登壇喚”,句中“汝南”兩字仿佛專為此詩而設,信手拈來,可謂一巧;平蔡之役原是雪夜奇襲,正好至翌日晨雞啼鳴而奏功,二巧;雄雞一唱天下白,隱含官軍克復蔡州城、人民重見天日之意,首句因而具備興句的性質(zhì),三巧。細繹詩意,其地、其時、其事無一不巧,可謂巧合無垠,深切樂府神理而又全不著痕跡。次句“城頭鼓角”四字說到了平蔡州的戰(zhàn)事。這次戰(zhàn)役是奇襲,判軍猝不及防,在睡夢中就被解除了武裝,敵我雙方?jīng)]有經(jīng)過激烈的廝殺,而李愬又極富于指揮才能,城破以后號令嚴明,一無所犯,所以連善悲的鼓角聲聽起來也覺得十分“和平”了。開頭兩句用常語寫奇襲,而務于字外著力,看似平易,其實筆運千鈞,而又能舉重若輕,不同凡響?;次鞣獛浥衼y達三十多年之久,唐王朝發(fā)動多次征討,都以損兵折將告終。李愬出敵不意,攻其不備,一舉平蔡。按照常情,“攻城以戰(zhàn),殺人盈城”,平蔡之戰(zhàn),卻幾乎是兵不血刃,簡直是個奇跡。劉禹錫不去正面描寫奇襲的險艱,也不去正面描寫李愬的智勇,而是竭力渲染蔡州凌晨雄雞報曉、鼓角不悲的和平氣氛。這樣寫,把神奇包含在平凡之中,不著“奇”字而奇跡愈顯,取徑之曲,全在借端托寓。《藝概·詩概》所謂“本面不寫寫對面、旁面,須如睹影知竿乃妙”,這兩句適足以當之。
接下來兩句用速寫手法,表現(xiàn)人民對于平叛事業(yè)的擁護。說“道旁”而不說“道中”,是暗示讀者,“道中”正有大隊官軍在行進?!皯浥f事”實際上是一種對比。蔡州老人看到路上一隊隊雄赳赳的官軍,引起了深沉的回憶。他見過天寶盛世,享受過國家統(tǒng)一的太平,也經(jīng)歷過安史之亂后,蔡州淪為叛軍巢穴的痛苦?!皯浥f事”,到“皆涕零”,深刻揭示了人民對于國家統(tǒng)一的熱烈向往,和平蔡之役的重大意義。
詩的后四句敘老人語,“官軍入城人不知”一句與開頭兩句相關合,盛贊李愬用兵如神。最后兩句為喜極之語。從天寶末到元和十二載,已有六十多年之久,歷史即將翻過這黑暗的一頁,老人于遲暮之年而出乎意外地睹此快事,頓覺無比欣慰、滿眼光明,對國家的中興充滿著希望。至此,全詩主旨順勢托出,一筆作頌,一筆作收,流吐毫不費力,而不盡之意,仍在篇外。詩中特別標明“元和十二載”,是出于詩人精心安排,他要用史筆將這一重大事件著之竹帛,流傳千古。
這詩寫得通俗易懂、流走飛動,而又不失之淺近。既平易流暢而又精煉,顯示出詩人高度的藝術才能。清人翁方綱說,劉禹錫此詩“以《竹枝》歌謠之調(diào)而造老杜詩史之地位”(《石洲詩話》卷二),一語道出了它的藝術價值。
(吳汝煜)
- 醉落魄/一斛珠能歌善謔。精神堆下人難學。疏簾清……。
- 登五峰亭望廬山平生廬阜去無因,咫尺于今不得親。顧我塵勞四十九,羨他蕭散二仙人。會當拄頰看山色,更欲題詩滿澗濱。為報草堂蓮社友,掃云開戶待游輪。
- 【雙調(diào)】沽美酒過太平令花奴將羯鼓催,寧王把玉笛吹。御手親將桐樹擊,鄭觀音琵琶韻美,簇捧定個太真妃。丹臉上胭脂勻膩,翠盤中采袖低垂,寶髻上金釵斜墜,霞綬底珍珠珞臂。見娘行舞低,羽衣,整齊,歡喜煞唐朝皇帝?! ‘嬃洪g乳燕飛,綠窗外曉鶯啼。紅杏枝頭春色稀,芳樹外子規(guī)啼,聲聲叫道不如歸。雨過處殘紅滿地,風來時落絮沾泥。醞釀出困人天氣,積趲下傷心情意。怕的是日遲,柳陰,影里,沙暖處鴛鴦春睡。 燈直下靠定壁衣,忙簌下素羅幃。拂掉牙床鋪開繡被,彩云,我這里低聲兒問你,你一頭睡兩頭睡?情濃也如癡如醉,情濃也語顫聲低,情興也蛾眉緊系,情急也星眸緊閉。撒些兒<歹帝><歹尼>,則那會,況味,最美,不枉顛狂一會。休、休、休,說甚的,罷、罷、罷,再休題。心坎上如同刀刃刺,尋思起就里,淚珠兒似爬推。管是俺前緣前世,好看待一年一日,陪了鐵板兒般纏般費,壞了銅斗兒家緣家計。我怎知,那逆賊,地恁地下的,倒罵我柳陌花街唱妓。得笑處且笑咱,知好弱識高下。將意馬心猿自捉拿,住茅庵草廈,<走朵>人事避喧嘩。持不語隨緣抄化,嘆塵世有似嚼蠟,利和名從今都罷,身外事咱無牽掛。閑來時睡咱,坐咱,得耍處且耍,無是非山間林下。
- 采蓮子二首菡萏香連十頃陂,小姑貪戲采蓮遲。 晚來弄水船頭濕,更脫紅裙裹鴨兒。 船動湖光滟滟秋,貪看年少信船流。 無端隔水拋蓮子,遙被人知半日羞。
- 代書寄奉蟾上人君居武康山,昔年我曾游。崎嶇松徑寒,冷落竹房秋。握手既歡笑,拂榻且相留。一駐十旬馀,旦夕樂清幽。因話凈名事,滌硯勉操修。蠻香爇古篆,山茶分越甌。看雪同擁爐。乘月共浮舟。喻心指太虛,視世類浮漚。明春我歸去,湖上隱林丘。杜門過五載,脾疾日少瘳。閑宵坐月下,往事來心頭。書之將寄君,路遠水悠悠。
- 黃樓樓上當當徹夜聲,與人何事有枯榮。已傳紙貴咸陽市,更恐書留后世名。
- 已亥雜詩 48萬事源頭必正名,非同綜核漢公卿。時流不沮狂生議,側立東華儜佩聲。
- 思越人京口瓜洲記夢間。朱扉猶映花關。東風太是無情思,不許扁舟興盡還。春水漫,夕陽閑。烏檣幾轉綠楊灣。紅塵十里揚州過,更上迷樓一借山。
- 覽古詩趙氏有和璧。天下無不傳。秦人來求巿。厥價徒空言。與之將見賣。不與恐致患。簡才備行李。圖令國命全。藺生在下位??娮臃Q其覽。奉辭馳出境。伏軾徑入關。秦王御殿坐。趙使擁節(jié)前。揮袂睨金柱。身玉要俱捐。連城既偽往。荊玉亦真還。爰在澠池會。二主克交歡。昭襄欲負力。相如折其端。眥血下沾襟。怒髪上沖冠。西缶終雙擊。東瑟不只彈。舍生豈不易。處死誠獨難。棱威章臺顛。強御亦不干。屈節(jié)邯鄲中。俛首忍回軒。廉公何為者。負荊謝厥諐。智勇蓋當世。弛張使我嘆
- 經(jīng)馬嵬坡一從殺貴妃,春來花無意。此地縱千年,土香猶破鼻。寵既出常理,辱豈同常死。一等異于眾,傾覆皆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