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耽世味,徘徊不能去
出自宋代蘇轍《次韻子瞻感舊見寄》:
少年耽世味,徘徊不能去。
老來悟前非,尚愧昔游處。
君才最高峙,鶴行雞群中。
我雖非君對,顧以兄弟同。
結(jié)發(fā)皆讀書,明月入我牖。
縱橫萬余卷,臨紙但揮手。
學(xué)成竟無用,掩卷空自疑。
卻尋故山友,重赴幽居期。
秋風(fēng)送余熱。
冉冉如人老。
衣裘當(dāng)及時(shí),田廬亦須早。
種竹竹生筍,種稻稻亦成。
浩歌歸來曲,曲終有遺聲。
注釋參考
少年
少年 (shàonián) 古稱青年男子,現(xiàn)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(gè)階段 early youth (from ten to sixteen) 少年兒童讀物世味
(1).人世滋味;社會人情。 唐 韓愈 《示爽》詩:“吾老世味薄,因循致留連。” 宋 唐玨 《摸魚兒》詞:“悠然世味渾如水,千里舊懷誰?。俊?清 曹寅 《避熱》詩之五:“世味何如 湘 水淡,物情翻向 楚 人夸?!?/p>
(2).指功名宦情。 宋 葉適 《孟達(dá)甫墓志銘》:“既連黜兩州,世味益薄。知 南康 ,自列親嫌不往?!?明 唐順之 《都察院都事秦君墓表》:“君乃鋭然自割於強(qiáng)盛之年,非孝愛純至,一不中熱於世味,有所不能?!?/p>
徘徊
徘徊 (páihuái) 在一個(gè)地方來回地走 hang about;pace up and down 他在街上徘徊 比喻猶豫不決 hesitate 三納之而未克,徘徊容與,追者益近?!鳌?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 危險(xiǎn)常顧 teeter on 經(jīng)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不能
不能 (bùnéng) 不可能;不能夠 impotent;unable;incompetent;inefficient;powerless 又北向,不能得日?!鳌w有光《項(xiàng)脊軒志》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(shí)現(xiàn) 〈方〉∶不允許,不可以 cannot afford;do not equal to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論 〈方〉∶不至于 may not;must not蘇轍名句,次韻子瞻感舊見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