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正覺《頌古一百則》:
第二頭分悟破迷,快須攃手舍筌蹄。
功兮未盡成駢拇,智也難知覺噬臍。
兔老冰盤秋露泣,烏寒玉樹曉風凄。
持來大仰辨真假,痕玷渾無貴白珪。
注釋參考
第二
第二 (dì-èr) the second (2nd);secondarily;secondly;in the second place破迷
解除迷惑。 唐 方干 《書法華寺上方禪壁》詩:“是非生死多憂惱,此日蒙師為破迷。”
筌蹄
(1).亦作“ 筌蹏 ”。《莊子·外物》:“荃者所以在魚,得魚而忘荃;蹄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?!斌埽槐咀鳌?筌 ”,捕魚竹器;蹄,捕兔網(wǎng)。后以“筌蹄”比喻達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。《書序》 唐 孔穎達 疏:“故《易》曰:‘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?!茄哉咭庵芴?,書言相生者也?!?清 姚鼐 《夜讀》詩:“顧思文載道,筌蹏徒寄耳?!?清 龔自珍 《對策》:“之人也,少壯之心力,早耗於祿利之筌蹏,其仕也,餘力及之而已,浮沉取容,求循資序而已。” 蔡元培 《告北大學生暨全國學生書》:“社會上感於諸君喚醒之力,不能為筌蹄之忘,於是開會發(fā)電,無在不愿與諸君為連帶之關係,此人情之常,無可非難?!?/p>
(2). 南朝 士大夫貴族講經(jīng)說法時手執(zhí)的麈尾之類?!赌鲜贰べ\臣傳·侯景》:“上索筌蹄,曰:‘我為公講?!薄赌鲜贰べ\臣傳·侯景》:“自篡立后,時著白紗帽,而尚披青袍,頭插象牙梳,牀上常設胡牀及筌蹄。”
釋正覺名句,頌古一百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