覺秋風、未曾吹著,但砌蘭、長倚北堂萱
出自宋代陸叡《甘州(壽賈師憲)》:
滿清平世界慶秋成,看看斗三錢。
論從來活國,論功第一,無過豐年。
辦得閑民一飽,馀事笑談間。
若問平戎策,微妙難傳。
玉帝要留公住,把西湖一曲,分入林園。
有茶爐丹灶,更有釣魚船。
覺秋風、未曾吹著,但砌蘭、長倚北堂萱。
千千歲,上天將相,平地神仙。
注釋參考
秋風
秋風 (qiūfēng) 秋天的風 autumn wind未曾
未曾 (wèicéng) 不曾 have not 臣未曾聞也?!稇?zhàn)國策·魏策》 這樣的豐收年,我活了八十歲也未曾見過北堂萱
(1).指萱草。語本《詩·衛(wèi)風·伯兮》:“焉得諼草,言樹之背。” 毛 傳:“諼草令人忘憂。背,北堂也。”諼草,即萱草,俗名忘憂草。 南朝 梁 吳均 《酬別江主簿屯騎》詩:“何用贈分首,自有北堂萱?!?唐 駱賓王 《同辛簿簡仰酬思玄上人林泉》詩之二:“忘懷南澗藻,蠲思北堂萱。坐嘆華滋歇,思君誰為言?”
(2).借指母親。 宋 王楙 《野客叢書·萱堂桑梓》:“今人稱母為北堂萱,蓋祖《毛詩·伯兮》詩:‘焉得諼草,言樹之背。’……其意謂君子為王前驅(qū),過時不反,家人思念之切,安得諼草種於北堂,以忘其憂,蓋北堂幽陰之地,可以種萱。初未嘗言母也,不知何以遂相承為母事?!?清 周亮工 《題李武曾灌園養(yǎng)母圖》詩:“荷鉏忘旦暮,得慰北堂萱。”
陸叡名句,甘州(壽賈師憲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