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馬之純《擬峴亭詩》:
吾縣西峴峰,亭以擬峴名。
嘗見父老說,寺中有碑銘。
昔晉殷仲文,作郡有政聲。
去而人思之,屐齒有余榮。
作聞諸老說,此事不可憑。
臣子從弒逆,罪合五鼎烹。
桓玄在荊州,世為晉公卿。
一朝睨漢鼎,舉兵向金陵。
是時殷仲文,實守新安城。
棄郡以從玄,惟欲事逆成。
策命九錫文,未到先經(jīng)營。
桓楚既竊位,寢所地忽崩。
仲文于此時,巧言如簧笙。
其后玄事敗,奔走向南荊。
仲文憂不免,奉二后還亦。
叛晉復(fù)叛玄,鼠雀同偷生。
寄奴后代晉,又欲居朝廷。
出為東陽郡,怏怏無好情。
嘗覽鏡自照,不見頭顱形。
豈非從逆者,未誅先受刑。
無忌牧荊州,仲文嘗趨迎。
便道不過府,無忌殊不平。
言于宋武帝,此輩謀舉兵。
宋武盡族誅,流血幾成坑。
襄陽羊叔子,當(dāng)世之豪英。
不當(dāng)擬其名,流傳污吳寧。
疑別一牧守,偶與同名稱。
此名若果然,山鬼怒非輕。
緬想唐戴令,政聲極鏗鍧。
曾有長源碑,在夫子廟庭。
曷易曰戴峴,庶以慰編氓。
稱之名義當(dāng),兼可怡山靈。
嘗讀晉宋書,抵掌氣填膺。
安得仍擬峴,千載愚民生。
注釋參考
緬想
緬想 (miǎnxiǎng) 見“緬懷”政聲
官吏的政治聲譽?!赌鲜贰こ翍梻鳌罚骸澳艘?憲 帶 山陰 令,政聲大著。” 唐 錢起 《送沉少府還江寧》詩:“江樓新詠發(fā),應(yīng)與政聲傳?!?吳玉章 《從甲午戰(zhàn)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》十六:“辛亥革命勝利以后, 薄洵 還在 榮縣 作知事,他的政聲很好,受到群眾擁護(hù),替當(dāng)時的革命黨人保持了榮譽?!?/p>
鏗鍧
(1).形容聲音洪亮?!段倪x·班固<東都賦>》:“鐘鼓鏗鍧,管弦燁煜?!?李周翰 注:“鏗鍧,聲也。” 唐 白行簡 《三夢記》:“羣女旋進(jìn),金石絲竹鏗鍧,震響中署?!?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江右游日記》:“入一門,黑暗漫無所睹,但聞傳響鏗鍧,比明處更宏遠(yuǎn)。” 清 繆鍾渭 《紀(jì)大東溝戰(zhàn)事吊鄧總兵世昌》詩:“兩軍鏖戰(zhàn)洪濤中,雷霆鏗鍧天異色?!?/p>
(2).形容文詞鏗鏘有力。 唐 楊炯 《<王勃集>序》:“兄 勔 及 劇 ,磊落詞韻,鏗鍧風(fēng)骨,皆九變之雄律也?!?宋 劉克莊 《<辛稼軒集>序》:“公所作大聲鏜鎝,小聲鏗鍧,橫絶六合,掃空萬古,自有蒼生以來所無?!?清 宋犖 《漫堂論詩》:“獨 唐 人諸體咸備,鏗鍧軒昂,為風(fēng)雅極致?!?/p>
馬之純名句,擬峴亭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啪啪泡泡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