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炎《湘月(賦云溪)》:
隨風(fēng)萬里。
已無心出岫,浮游天地。
為問山中何所有,此意不堪持寄。
淡薄相依,行藏自適,一片松陰外。
石根蒼潤,飄飄元是清氣。
長伴暗谷泉生,晴光瀲滟,濕影搖花碎。
濁濁波濤江漢里,忽見清流如此。
枝上瓢空,鷗前沙凈,欲洗幽人耳。
白蘋洲上,浩歌一棹春水。
注釋參考
幽人
(1).幽隱之人;隱士?!兑住ぢ摹罚骸奥牡捞固?,幽人貞吉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幽人貞吉者,既無險(xiǎn)難,故在幽隱之人守正得吉。”《后漢書·逸民傳序》:“ 光武 側(cè)席幽人,求之若不及。” 清 顧炎武 《與胡處士庭訪北齊碑》詩:“策杖向郊坰,幽人在巖戶?!?/p>
(2).指幽居之士。 宋 蘇軾 《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》詩:“幽人無事不出門,偶逐東風(fēng)轉(zhuǎn)良夜?!?/p>
張炎名句,湘月(賦云溪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