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歐陽修《五代史宦官傳序》:
自古宦者亂人之國,其源深于女禍。
女,色而已,宦者之害,非一端也。
蓋其用事也近而習(xí),其為心也專而忍。
能以小善中人之意,小信固人之心,使人主必信而親之。
待其已信,然后懼以禍福而把持之。
雖有忠臣、碩士列于朝廷,而人主以為去己疏遠(yuǎn),不若起居飲食、前后左右之親可恃也。
故前后左右者日益親,而忠臣、碩士日益疏,而人主之勢(shì)日益孤。
勢(shì)孤,則懼禍之心日益切,而把持者日益牢。
安危出其喜怒,禍患伏于帷闥,則向之所謂可恃者,乃所以為患也。
患已深而覺之,欲與疏遠(yuǎn)之臣圖左右之親近,緩之則養(yǎng)禍而益深,急之則挾人主以為質(zhì)。
雖有圣智,不能與謀。
謀之而不可為,為之而不可成,至其甚,則俱傷而兩敗。
故其大者亡國,其次亡身,而使奸豪得借以為資而起,至抉其種類,盡殺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。
此前史所載宦者之禍常如此者,非一世也。
夫?yàn)槿酥髡?,非欲養(yǎng)禍于內(nèi)而疏忠臣、碩士于外,蓋其漸積而勢(shì)使之然也。
夫女色之惑,不幸而不悟,而禍斯及矣。
使其一悟,捽而去之可也。
宦者之為禍,雖欲悔悟,而勢(shì)有不得而去也,唐昭宗之事是已。
故曰“深于女禍者”,謂此也。
可不戒哉?
注釋參考
之而
須毛?!吨芏Y·考工記·梓人》:“深其爪,出其目,作其鱗之而。” 戴震 補(bǔ)注:“頰側(cè)上出者曰之,下垂者曰而,鬚鬣屬也?!?王引之 《經(jīng)義述聞·周官下》:“而,頰毛也;之,猶與也。作其鱗之而,謂起其鱗與頰毛也……然則之為語詞,非實(shí)義所在矣?!迸c 戴 說不同。后人詩文中多用以形容須毛狀的東西或指雕刻的鳥、獸、龍等的須毛耆鬣。 宋 龔頤正 《芥隱筆記·荊公押而字》:“ 荊公 乃又作‘而’字二詩:‘采鯨抗波濤,風(fēng)作鱗之而?!w用《周禮·考工記》?!?清 王士禛 《龍門閣》詩:“出爪作之而,神奇始何代?!?清 惲敬 《吳城萬壽宮碑銘》:“之而為禽,鄂不為華,鑿堅(jiān)彫疏,旌旄委蛇?!?/p>
不可
不可 (bùkě) 不可能;不可以 should not 兼與藥相粘,不可取?!巍ど蚶ā秹?mèng)溪筆談·活板》 學(xué)不可以已?!盾髯印駥W(xué)》 決不能,必須不 must not 而勢(shì)力眾寡不可論?!顿Y治通鑒》 不可一概而論 與“非”搭配,表示必須或一定 simply must 今天這個(gè)會(huì)很重要,我非去不可兩敗
兩者一起失敗?!读w·論將》:“兵不兩勝,亦不兩敗。”《后漢書·王霸傳》:“ 武 恃 霸 之援,戰(zhàn)不甚力,為 茂建 所敗。 武 軍奔過 霸 營(yíng),大呼求救。 霸 曰:‘賊兵盛,出必兩敗,努力而已?!薄缎挛宕贰せ抡邆髡摗罚骸半m有圣智不能與謀,謀之而不可為,為之而不可成,至其甚,則俱傷而兩敗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科場(chǎng)二·禮官誤字》:“ 邦奇 既降冏丞, 易 亦降衛(wèi)幕。蓋 易 為提學(xué),恨序中不列己名,故借端攻考官,已而兩敗?!?/p>
歐陽修名句,五代史宦官傳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投石拆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