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項羽》:
八尺將軍千里騅,拔山扛鼎不妨奇。
范增力盡無施處,路到烏江君自知。
注釋參考
將軍
將軍 (jiāngjūn) general 武官名。春秋時諸侯以卿統(tǒng)軍,故稱卿為將軍。戰(zhàn)國以后轉(zhuǎn)為武官之稱,加號極繁。如漢有大將軍、驃騎將軍、車騎將軍、衛(wèi)將軍、前、后、左、右將軍以及樓船將軍,材官將軍、度遼將軍等、多用以尊稱對方 將軍百戰(zhàn)死?!稑犯娂つ咎m詩》 將軍向?qū)??!T葛亮《出師表》 宋將軍家?!?明· 魏禧《大鐵椎傳》 呼宋將軍。 軍銜名,在校級之上。通常分四級,少將、中將、上將和大將 將軍 (jiāngjūn) checkmate 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“將”或“帥” 將國際象棋中的“王”暴露在對方棋子前,以致如果不是“王”被馬上保護起來(如在其間放上另一棋子),則下一步便可能被對方吃掉 比喻給人出難題,使人感到難辦 put sb. on the spot;mate;challenge;embarrass 他當眾將了我一軍,要我表演舞蹈千里
千里 (qiānlǐ) 指千里馬 the winged steed 先王之千里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拔山扛鼎
形容力量超人或氣勢雄偉。語出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 籍 長八尺餘,力能扛鼎。”又:“力拔山兮氣蓋世?!薄对企牌呋`》卷七八:“力則拔山扛鼎,倒拽九牛;誦則一日萬言,五行俱下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一回:“拔山扛鼎之義士,再顯神通;深謀詭計之奸徒,急償夙債?!?清 吳雷發(fā) 《說詩菅蒯》十二:“雕冰鏤石,小才也;拔山扛鼎,大才也?!?/p>成語解釋扛:雙手舉起。拔起大山,舉起重鼎。形容力氣很大。拔山扛鼎出處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力能扛鼎,才氣過人。”又:“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,自為詩曰:‘力拔山兮氣蓋世,時不利兮騅不逝?!笔褂美錆h祖入關(guān)破秦而楚后之拔山扛鼎,力大過人。
不妨
不妨 (bùfáng) 最好還是 might as well 你不妨現(xiàn)在就告訴他 無任何害處 there is no harm in 你不妨去碰碰運氣 表示懷疑或不確定 would 我不妨說,傳導聲音的機械裝置是完善的陸游名句,項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