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變降神,于論鼓鐘
出自宋代佚名《冬至孟春孟夏季秋四祀上公攝事七首》:
生物之祖,興益之宗。
于國(guó)之陽(yáng),以這昊穹。
六變降神,于論鼓鐘。
親德享道,錫義無(wú)窮。
注釋參考
六變
謂樂(lè)章改變六次。古代祭百神,樂(lè)章變六次祭典始成。 晉 陸云 《移書太常府薦張贍》:“廣樂(lè)九奏,必登昊天之庭;《韶》《夏》六變,必饗上帝之祀矣?!?宋 歐陽(yáng)修 《明堂慶成》詩(shī):“九筵嚴(yán)太室,六變導(dǎo)和聲?!?明 唐順之 《冬至南郊》詩(shī):“聲容六變合,海岳百靈紛?!?/p>
降神
(1).謂神靈降臨;使神靈降臨。《詩(shī)·大雅·崧高》:“崧高維岳,駿極于天。維岳降神,生 甫 及 申 。”《文選·蔡邕<陳太丘碑文>》:“峩峩崇岳,吐符降神?!?李周翰 注:“言立五岳之精,吐其符應(yīng),降其神靈?!?宋 梅堯臣 《登長(zhǎng)蘆江口》詩(shī):“野祝擊鼓降神語(yǔ),老鴉銜肉上樹飛。” 鄭振鐸 《論武俠小說(shuō)》:“黠者們便利用了這一股憤氣與希望,造作了‘降神’‘授術(shù)’‘祖師神祐’‘槍炮不入’等等的邪說(shuō)以引誘著他們?!?/p>
(2).迎神?!稘h書·禮樂(lè)志》:“ 高祖 時(shí), 叔孫通 因 秦 樂(lè)人制宗廟樂(lè)。大祝迎神于廟門,奏《嘉至》,猶古降神之樂(lè)也?!?漢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禮樂(lè)》:“書下管鞀鼓笙鏞,以閒降神之樂(lè)?!?/p>
鼓鐘
見“ 鼓鐘 ”。
亦作“ 鼓鐘 ”。1.敲鐘?!对?shī)·小雅·鼓鍾》:“鼓鐘將將, 淮水 湯湯,憂心且傷?!?/p>
(2).鼓與鐘。《淮南子·本經(jīng)訓(xùn)》:“雷鳴之聲,可以鼓鐘寫也?!?唐 鮑溶 《聞國(guó)家將行封禪聊抒臣情》詩(shī):“山知槱柞新煙火,臣望簫韶舊鼓鐘。” 宋 蘇軾 《大別方丈銘》:“我作銘詩(shī),相其木魚,與其鼓鐘?!?/p>
(3).山名?!渡胶=?jīng)·中山經(jīng)》:“東三百里,曰 鼓鐘之山 , 帝臺(tái) 之所以觴百神也。” 郭璞 注:“舉觴燕會(huì),則於此山,因名為 鼓鐘 也?!?/p>
(4).古代掌管鼓鐘的官吏。 郭沫若 《奴隸制時(shí)代·駁<實(shí)庵字說(shuō)>》:“又請(qǐng)看《大克鼎》吧,所錫的不是有‘史,小臣,霝,龠,鼓鐘’嗎?霝就是靈,也就是巫。龠是籥師。鼓鐘是司鼓鐘的官。因?yàn)檫@三者都和史與小臣并列,故知必是同類。這是金文上以‘巫史吏職’為錫品的例子?!?/p>
佚名名句,冬至孟春孟夏季秋四祀上公攝事七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