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俗愛長劍,文儒少逢迎
出自唐代李白《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》:
醉騎白花馬,西走邯鄲城。
揚(yáng)鞭動柳色,寫鞚春風(fēng)生。
入郭登高樓,山川與云平。
深宮翳綠草,萬事傷人情。
相如章華巔,猛氣折秦嬴。
兩虎不可斗,廉公終負(fù)荊。
提攜袴中兒,杵臼及程嬰。
立孤就白{1-1}刃,必死耀丹誠。
平原三千客,談笑盡豪英。
毛君能穎脫,二國且同盟。
皆為黃泉土,使我涕縱橫。
磊磊石子岡,蕭蕭白楊聲。
諸賢沒此地,碑版有殘銘。
太古共今時,由來互哀榮。
傷哉何足道,感激仰空名。
趙俗愛長劍,文儒少逢迎。
閑從博陵游,暢飲雪朝酲。
歌酣易水動,鼓震叢臺傾。
日落把燭歸,凌晨向燕京。
方陳五餌策,一使胡塵清。
注釋參考
長劍
(1).鋒刃較長的劍?!冻o·九歌·東皇太一》:“撫長劍兮玉珥,璆鏘鳴兮琳瑯?!薄逗鬂h書·宦者傳序》:“高冠長劍,紆朱懷金者,布滿宮闈?!?元 虞集 《蘇武慢·和馮尊師》詞:“老矣 浮丘 ,賦詩明月,千仞碧天長劍。”
(2).比喻懷才不遇。用 馮諼 彈鋏故事。 唐 高適 《自薊北歸》詩:“誰憐不得意,長劍獨(dú)歸來?!?唐 李白 《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》詩:“長劍復(fù)歸來,相逢 洛陽 陌。”參見“ 彈2鋏 ”。
文儒
(1).指儒者中從事撰述的人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書解》:“著作者為文儒,説經(jīng)者為世儒?!?明 李贄 《賈誼》:“ 班氏 文儒耳,只宜依 司馬氏 例以成一代之史,不宜自立論也?!?王闿運(yùn) 《郭新楷傳》:“自 乾 嘉 以來,文儒分古今之學(xué)?!?/p>
(2).指講求禮樂教化的儒生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廣譬》:“干戈興則武夫奮,《韶》《夏》作則文儒起?!薄吨軙べR拔勝傳》:“乃招引文儒,討論義理?!?清 方苞 《讀<周官>》:“假如 戰(zhàn)國 秦 漢 之人能偽作,則《冬官》之缺,后之文儒有能補(bǔ)之者乎?”
(3).文士。 唐 李白 《自廣平乘醉走馬書懷》詩:“ 趙 俗愛長劍,文儒少逢迎?!?章炳麟 《辨<詩>》:“由 商 周 以訖六代,其民自貴,感物以形於聲,餘怒未渫,雖文儒弱婦,皆能自致?!?/p>
逢迎
逢迎 (féngyíng) 違心趨奉迎合 make up to;fawn on 逢迎拍馬 迎接 meet face to face 新婦識馬聲,躡履相逢迎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李白名句,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