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應(yīng)移理窟,泉下對(duì)真長
出自唐代羅隱《哭張博士太常》:
前輩倏云歿,愧君曾比方。
格卑雖不稱,言重亦難忘。
諫草猶青瑣,悲風(fēng)已白楊。
只應(yīng)移理窟,泉下對(duì)真長。
注釋參考
理窟
(1).義理的淵藪。謂富于才學(xué)。《晉書·張憑傳》:“帝召與語,嘆曰:‘ 張憑 勃窣為理窟?!?唐 陸龜蒙 《麈尾賦》:“理窟未窮,詞源漸吐?!?/p>
(2).指義理的奧秘。 元 侯克中 《挽姚左轄雪齋》詩:“深探理窟得心傳,洞徹先天與后天?!?清 黃宗羲 《徵君沉耕巖墓志銘》:“為文深入理窟而出之清真?!?/p>
泉下
泉下 (quánxià) 黃泉之下,指人死后所埋葬的地方,也指陰間 hades 泉下物 ;又稱“泉世”,“泉壤”羅隱名句,哭張博士太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