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清代朱彝尊《洞仙歌》:
蘋洲小棹,約兜娘相共。
豈意錢塘片帆送。
逢故人江上,一路看山,寧料我過(guò)了惡潑靈洞。
東甌城下泊,孤嶼中流,明月秋潮夜來(lái)涌。
此際最消凝,苦憶西樓,想簾底玉鉤親控。
舍舊枕珊瑚更誰(shuí)知,有淚雨烘干,萬(wàn)千愁夢(mèng)。
注釋參考
此際
此時(shí),這時(shí)候。 宋 秦觀 《滿庭芳》詞:“銷魂。當(dāng)此際,香囊暗解,羅帶輕分?!?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密籌》:“生平絶少皺眉時(shí),此際偏教愁絶。” 清 陳天華 《猛回頭》:“我們到了那個(gè)時(shí)節(jié),上天無(wú)路,入地?zé)o門,還有什么好處呢!咱家想到此際,把做官的念頭丟了,只想把我們的同種救出苦海?!?/p>
消凝
銷魂,凝神。謂因傷感而出神。 宋 柳永 《夜半樂》詞:“對(duì)此嘉景,頓覺消凝,惹成愁緒?!?宋 徐介 《耒陽(yáng)杜工部祠堂》詩(shī):“消凝傷往事,斜日隱頽垣?!?宋 張孝祥 《六州歌頭》詞:“征塵暗,霜風(fēng)勁,悄邊聲,黯消凝。”
玉鉤
(1).玉制的掛鉤。亦為掛鉤的美稱?!冻o·招魂》“掛曲瓊些” 漢 王逸 注:“曲瓊,玉鉤也……雕飾玉鉤,以懸衣物也。” 南唐 李璟 《攤破浣溪沙》詞:“手卷真珠上玉鉤,依前春恨鎖重樓?!?元 關(guān)漢卿 《緋衣夢(mèng)》第一折:“珠簾簌,玉鉤彎,紗窗靜,緑閨閑。” 清 秋瑾 《風(fēng)雨口號(hào)》:“啣泥燕子多情甚,小語(yǔ)依依傍玉鉤?!?/p>
(2).喻新月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翫月城西門廨中》詩(shī):“蛾眉蔽珠櫳,玉鉤隔瑣窓。” 唐 李白 《掛席江上待月有懷》詩(shī):“倏忽城西郭,青天懸玉鉤?!?宋 張?jiān)?《花心動(dòng)·七夕》詞:“斷云卻送輕雷去,疎林外,玉鉤微吐?!?明 無(wú)名氏 《還帶記·二郎誚裴》:“疎影蕩銀河,漾清光,映碧波,玉鉤斜掛,冰輪墮。”
(3).喻女人小腳。 元 吳昌齡 《端正好·美妓》套曲:“襯緗裙玉鉤三寸,露春蔥十指如銀?!?明 徐霖 《繡襦記·逑葉良儔》:“掀羅幕蕩玉鉤,弓鞋裙襯雙鳳頭?!?/p>
(4).見“ 玉鉤斜 ”。
朱彝尊名句,洞仙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