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韓愈《答柳柳州食蝦蟆》:
蝦蟆雖水居,水特變形貌。
強(qiáng)號為蛙哈,于實無所校。
雖然兩股長,其奈脊皴皰。
跳躑雖云高,意不離濘淖。
鳴聲相呼和,無理只取鬧。
周公所不堪,灑灰垂典教。
我棄愁海濱,恒愿眠不覺。
叵堪朋類多,沸耳作驚爆。
端能敗笙磬,仍工亂學(xué)校。
雖蒙勾踐禮,竟不聞報效。
大戰(zhàn)元鼎年,孰強(qiáng)孰敗橈。
居然當(dāng)鼎味,豈不辱釣罩。
余初不下喉,近亦能稍稍。
常懼染蠻夷,失平生好樂。
而君復(fù)何為,甘食比豢豹。
獵較務(wù)同俗,全身斯為孝。
哀哉思慮深,未見許回棹。
注釋參考
何為
為什么,何故。《國語·魯語下》:“今王死,其名未改,其眾未敗,何為還?”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歸心》:“江河百谷,從何處生?東流到海,何為不溢?” 唐 韓愈 《琴操·履霜操》:“兒罪當(dāng)笞,逐兒何為?” 清 侯方域 《壯悔堂記》:“余向為堂,讀書其中,名之曰‘雜庸’?;蛟唬骸?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,身自滌器,與庸保雜作。子何為其然?’”
(1).干什么,做什么。用于詢問?!逗鬂h書·齊武王縯傳》:“﹝ 劉稷 ﹞聞 更始 立,怒曰:‘本起兵圖大事者, 伯升 兄弟也,今 更始 何為者邪?’” 唐 韓愈 《汴泗交流贈張仆射》詩:“新秋朝涼未見日,公早結(jié)束來何為?” 明 馮夢龍 《智囊補(bǔ)·上智·子產(chǎn)》:“ 子產(chǎn)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…… 太叔 曰:‘ 公孫 何為?’ 子產(chǎn) 曰:‘説也?!?/p>
(2).是什么?!逗鬂h書·何進(jìn)傳》:“大將軍稱疾不臨喪,不送葬,今欻入省,此意何為?” 唐 徐夤 《人事》詩:“平生生計何為者?三逕蒼苔十畝田?!?/p>
甘食
(1).食美味?!秶Z·晉語四》:“若克有成,公子無亦 晉 之柔嘉,是以甘食?!薄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罚骸稗r(nóng)夫莫不輟耕釋耒,褕衣甘食,傾耳以待命者。”《通典·食貨十一》:“於是商賈中家以上大抵破,人偷甘食好衣,不事蓄藏之產(chǎn)業(yè)?!?瞿秋白 《餓鄉(xiāng)紀(jì)程·緒言》:“烏沉沉甘食美衣的所在--是黑甜鄉(xiāng)?!?/p>
(2).覺得食物甜美?!睹献印けM心上》:“饑者甘食,渴者甘飲?!薄吨軙の牡奂o(jì)下》:“及居官也,則晝不甘食,夜不甘寢?!?/p>
(3).鮮美的食物。 明 宋濂 《薛府君墓志銘》:“ 項氏 不茹葷肉,凡獲甘食疏材,必畜之?!?/p>
豢豹
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山梁之餐,豢豹之胎?!焙蠹匆浴盎勘敝副?。古人以為珍貴的食品。 唐 韓愈 《答柳柳州食蝦蟆》詩:“而君復(fù)何為,甘食比豢豹?!?/p>
韓愈名句,答柳柳州食蝦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