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安石《送李宣叔倅漳州》:
閩山到漳窮,地與南越錯(cuò)。
山川郁霧毒,瘴癘春冬作。
荒茅篁竹閑,蔽虧有城郭。
居人特鮮少,市井宜蕭索。
野花開無時(shí),蠻酒持可酌。
窮年不值客,誰與分杯杓。
朝廷尚賀俊,磊砢充臺(tái)閣。
君能喜節(jié)行,文藝又該博。
超然萬里去,識(shí)者為不樂。
予聞君子居,自可救民瘼。
茍能御外物,得地?zé)o美惡。
似聞最南方,北客今勿藥。
林麓換風(fēng)氣,獸蛇凋毒蟲。
如漳猶近州,氣冷又銷鑠。
珍足海物味,其厚不為薄。
章舉馬甲柱,固已輕羊酪。
蕉黃荔子丹,又勝楂梨酢。
逢衣比多士,往往在丘壑。
從容與笑語,豈不慰寂寞。
太守好觴詠,嘉賓應(yīng)在幕。
想即有新詩,流傳至京洛。
注釋參考
野花
野花 (yěhuā) 野生或不栽培植物的花;尤指一種野生或不栽培的植物 wild flower無時(shí)
(1).不定時(shí),隨時(shí)?!秲x禮·既夕禮》:“哭晝夜無時(shí)?!?鄭玄 注:“哀至則哭,非必朝夕?!?唐 杜甫 《三川觀水漲二十韻》:“火云無時(shí)出,飛電常在目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河漕·賈魯河改道》:“今屢濬屢塞,而 黃河 又衝決無時(shí),侵逼益甚?!?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三二:“于時(shí),我更起居‘無時(shí)’,不是游息的‘無時(shí)’,而是勞作的‘無時(shí)’?!?/p>
(2).不知何時(shí)。 漢 劉向 《九嘆·憂苦》:“山脩遠(yuǎn)其遼遼兮,涂漫漫其無時(shí)?!?/p>
(3).沒有一刻;無有一時(shí)?!稘h書·王莽傳上》:“晨夜屑屑,寒暑勤勤,無時(shí)休息,孳孳不已者,凡以為天下厚 劉氏 也?!?唐 岑參 《送鄭堪歸東京氾水別業(yè)》詩:“因悲宦游子,終歲無時(shí)閒?!薄叮及嘣娺x>自序》:“在他的所有的作品中,無時(shí)不在閃耀著形象思維的光輝?!?/p>
(4).不逢時(shí)會(huì)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哀吊》:“或有志而無時(shí),或美才以兼累,追而慰之,并名為弔?!?/p>
蠻酒
南方造的酒。 唐 羅隱 《寄徐濟(jì)進(jìn)士》詩:“雪壓 楚 蓮秋后折,雨催蠻酒夜深酤。”
王安石名句,送李宣叔倅漳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