淵倫照三古,磊落涵涇渭
出自唐代陳陶《贈江西周大夫(一作贈周太史)》:
否極生大賢,九元降靈氣。
獨立正始風(fēng),蔚然中興瑞。
淵倫照三古,磊落涵涇渭。
真貌月懸秋,雄詞雷出地。
具瞻先皇寵,欲踐東華貴。
咫尺時不來,千秋鼎湖淚。
因分三輔職,進(jìn)領(lǐng)南平位。
報政黃霸慚,提兵呂蒙醉。
歲星臨斗牛,水國嘉祥至。
不獨蒼生蘇,仍兼六騶喜。
恭聞廟堂略,欲斷匈奴臂。
刬釋自宸衷,平戍在連帥。
時康簪笏冗,世梗忠良議。
丘壑非無人,松香有私志。
三朝倚天劍,十萬浮云騎。
可使河曲清,群公信兒戲。
滄溟用謙德,百谷走童稚。
御眾付深人,參籌須偉器。
他年蓬蓽賤,愿附鹓鸞翅。
注釋參考
三古
(1).上古、中古、下古的合稱。所指時限各別?!稘h書·藝文志》:“《易》道深矣,人更三圣,世歷三古?!?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:“《易·繫辭》曰:‘《易》之興,其於中古乎?’然則 伏羲 為上古, 文王 為中古, 孔子 為下古?!薄抖Y記·禮運(yùn)》“始諸飲食” 唐 孔穎達(dá) 疏:“ 伏羲 為上古, 神農(nóng) 為中古, 五帝 為下古?!?元 李治 《敬齋古今黈》卷五:“前人論三古各別者,從所見者言之,故不同。然以吾身從今日觀之,則洪荒太極也,不得以古今命名。大抵自 羲 、 農(nóng) 至 堯 、 舜 ,為上古; 三代 之世,為中古;自 戰(zhàn)國 至于今日以前,皆下古也?!?/p>
(2).泛指古代?!段簳ぢ蓺v志上》:“三古所共行,百王不能易?!?明 楊慎 《評李杜韓柳》:“ 晏元獻(xiàn) 公嘗言……上傳三古,下籠百世,橫行闊視於綴述之塲者, 子厚 一人而已。”
(3).指書體演變過程中的古文、大篆、小篆。 唐 張懷瓘 《書斷·神品》:“古文可為上古,大篆為中古,小篆為下古。三古謂實,草隸為華;妙極於華者 羲 、 獻(xiàn) ,精窮於實者 籀 、 斯 。”
磊落
磊落 (lěiluò) 壯大的樣子 big;stout; be open and upright 稱為混世魔,磊落兇模樣。——《西游記》 光明正大,是非分明的態(tài)度和堅決遵循很高的道德標(biāo)準(zhǔn)行事 be open and upright 胸懷磊落 光明磊落涇渭
(1).指 涇水 和 渭水 ?!对姟ぺL(fēng)·谷風(fēng)》“ 涇 以 渭 濁,湜湜其沚” 毛 傳:“ 涇 渭 相入而清濁異。”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:“大王之國,四塞以為固,北有 甘泉 、 谷口 ,南帶 涇 渭 ?!?三國 魏 曹植 《贈丁儀王粲》詩:“山岑高無極, 涇 渭 揚(yáng)濁清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情采》:“若擇源於 涇 渭 之流,按轡於邪正之路,亦可以馭文采矣?!?唐 杜甫 《驄馬行》:“晝洗須騰 涇 渭 深,夕趨可刷 幽 并 夜。”
(2).古人謂 涇 濁 渭 清(實為 涇 清 渭 濁),因常用“涇渭”喻人品的優(yōu)劣清濁,事物的真?zhèn)问欠?。《晉書·外戚傳·王濛》:“夫軍國殊用,文武異容,豈可令 涇 渭 混流,虧清穆之風(fēng)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采撰》:“況古今路阻,視聽壤隔,而談?wù)呋蛞郧盀楹?,或以有為無。 涇 渭 一亂,莫之能辨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崔秀才》:“胸中自有 涇 渭 ,皮里自具《春秋》?!薄缎氯A月報》1980年第9期:“他是非分明,有 涇 渭 ?!?/p>
陳陶名句,贈江西周大夫(一作贈周太史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