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周格非《綠頭鴨/多麗》
隴頭泉,未到隴下輕分。一聲聲、凄涼嗚咽,豈堪側(cè)耳重聞。細(xì)思量、那時攜手,畫樓高、簾幕黃昏。月不長圓,云多輕散,天應(yīng)偏妒有情人。自別後、小窗幽院,無處不消魂。羅衣上,殘妝未減,猶帶啼痕。自一從、瓶沈簪折,杳知欲見無因。也渾疑、事如春夢,又只愁、人是朝云。破境分來,朱弦斷後,不堪獨自對芳樽。試與問,多才誰更,匹配得文君。須知道,東陽瘦損,不為傷春。
注釋參考
一從
(1).全都服從?!俄n非子·揚(yáng)權(quán)》:“凡上之患,必同其端,信而勿同,萬民一從。” 陳奇猷 集釋:“一從猶言皆從也。”
(2).一概聽從或遵從?!稌x書·盧志傳》:“陛下今日之事,當(dāng)一從右將軍?!薄稌x書·成恭杜皇后傳》:“今山陵之事,一從節(jié)儉,陵中唯潔掃而已,不得施涂車芻靈。”
(3).完全聽任。 唐 高適 《重陽》詩:“豈有白衣來剝啄,一從烏帽自敧斜?!?元 喬吉 《即事》曲:“一從鞍馬西東,幾番衾枕朦朧?!?/p>
(4).自從。 唐 王昌齡 《寄穆侍御出幽州》詩:“一從恩遣度 瀟湘 ,塞北江南萬里長?!?宋 王安石 《少年見青春》詩:“一從鬢上白,百不可見喜。”《紅樓夢》第六八回:“妹子年輕,一從到了這里,諸事都是家母和家姐商議主張?!?mao{1~1}澤{1*1}東 《和郭沫若同志》詩:“一從大地起風(fēng)雷,便有精生白骨堆?!?/p>
瓶沈簪折
謂瓶沉水底難覓,簪斷難續(xù)。喻男女分離。 唐 白居易 《井底引銀瓶》詩:“井底引銀瓶,銀瓶欲上絲繩絶;石上磨玉簪,玉簪欲成中央折。瓶沉簪折知奈何,似妾今朝與君別?!逼?,一本作“ 缾 ”。《剪燈新話·翠翠傳》:“將謂瓶沉而簪折,豈期璧返而珠還?!币嗍∽鳌?瓶簪 ”。 宋 柳永 《離別難》詞:“算神仙五色靈丹無驗,中路委瓶簪?!?/p>
無因
(1).無所憑借;沒有機(jī)緣?!冻o·遠(yuǎn)游》:“質(zhì)菲薄而無因兮,焉託乘而上???” 南朝 宋 謝惠連 《雪賦》:“怨年歲之易暮,傷后會之無因?!?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續(xù)集·金剛經(jīng)鳩異》:“夢至荒野,遇大河,欲渡無因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梅花庵同林若撫話雨聯(lián)句》:“有待聞乾鵲,無因見皎蟾?!?/p>
(2).無故,無端。 漢 鄒陽 《獄中上書自明》:“臣聞明月之珠,夜光之璧,以暗投人於道路,眾莫不按劍相眄者,何則?無因而至前也。”《世說新語·雅量》“ 宣武 與 簡文 太宰共載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鸞 《續(xù)晉陽秋》:“﹝帝﹞雅有局鎮(zhèn)。嘗與 桓溫 、太宰 武陵王 晞 同乘,至板橋, 溫 密勑令無因鳴角鼓譟,部伍并驚馳……帝舉止自若。” 唐 王昌齡 《送韋十二兵曹》詩:“對坐論歲暮,絃悲豈無因?!?/p>
(3).猶無須。 唐 元稹 《酬友封話舊敘懷十二韻》:“人欺翻省事,官冷易藏威。但擬馴鷗鳥,無因用弩機(jī)?!?唐 羅虬 《比紅兒》詩:“輕小休夸似燕身,生來占斷紫宮春。 漢 皇若遇 紅兒 貌,掌上無因著別人?!?/p>
周格非名句,綠頭鴨/多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格斗武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