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令《原蝗》:
蝗生於野誰所為,秋一母死遺百兒。
埋藏地下不腐爛,疑有鬼黨相收持。
寒禽冬饑啄地食,拾掇谷種無余遺。
吻惟掠卵不加破,意似留與人為饑。
去年冬溫臘雪少,土脈不凍無冰凘。
春氣蒸炊出地面,戢戢密若在釜糜。
老農頑愚不識事,小不撲滅大莫追。
遂令相聚成氣勢,來若大水無垠涯。
蓬蒿滿眼幸無用,爾縱嚼盡誰爾譏。
而何存留不咀嚼,反向禾黍加傷夷。
鴟鴉啄銜各取飽,充實腸腹如撐支。
兒童跳躍仰面笑,卻愛甚密嫌疏稀。
吾思萬物造作始,一一盡可天理推。
四其行蹄翼不假,上既載角齒乃虧。
夫何此獨出群類,既使躍跳仍令飛。
麒麟千載或一見,仁足不忍踏草萎。
鳳凰偶出即為瑞,亦曰竹食梧桐棲。
彼何甚少此何眾,況又口腹害不訾。
遂令思慮不可及,萬目仰面號天私。
天公被誣莫自辨,慘慘白日陰無輝。
而余昏狂不自度,欲盡物理窮毫絲。
要袪眾惑運獨見,中夜力為窮研思。
始知在人不在天,譬之蚤虱生裳衣。
捫搜剔撥要歸盡,是豈人者尚好之。
然而身尚不絕種,豈復垢舊招致斯。
魚朽生蟲肉腐蠹,理有常爾無何疑。
誰為憂國太息者,應喜我有原蝗詩。
注釋參考
不在
不在 (bùzài) 指不位于或處于某處 be out;be not in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機房上班上 婉稱人去世了 pass away 長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譬之
謂把它比方作?!墩撜Z·子張》:“ 子貢 曰:‘譬之宮墻, 賜之 墻也及肩,窺見室家之好。’” 三國 魏 曹冏 《六代論》:“譬之種樹,久則深固其根本,茂盛其枝葉。” 唐 韓愈 《太學生何蕃傳》:“譬之水,其為澤,不為川乎!川者高,澤者卑。高者流,卑者止?!?/p>
蚤虱
亦作“ 蚤蝨 ”。1.跳蚤和虱子。亦泛指小害蟲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變動》:“人在天地之間,猶蚤虱之在衣裳之內,螻蟻之在穴隙之中?!薄稘h書·王莽傳中》:“以 新 室之威而吞 胡 虜,無異口中蚤蝨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交際》:“吾聞大丈夫之自得而外物者,其於庸人也,蓋逼迫不獲已而與之形接,雖以千計,猶蚤虱之積乎衣,而贅疣之攢乎體也?!?/p>
(2).比喻卑微而令人厭惡者?!俄n非子·說林上》:“太宰曰:‘吾已見 孔子 ,則視子猶蚤蝨之細者也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曹靖華》:“兄只要看我的后記,便知道 上海 文壇情形,多么討厭,雖然只不過是些蚤虱之流,但給叮了總得搔搔,這就夠費工夫了?!?/p>
裳衣
裳與衣。亦泛指衣服。《詩·齊風·東方未明》:“東方未晞,顛倒裳衣。”《禮記·中庸》:“春秋脩其祖廟,陳其宗器,設其裳衣,薦其時食?!?鄭玄 注:“裳衣,先祖之遺衣服也?!?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印度總述》:“外道服飾,紛雜異製……裳衣無定,赤白不恒。” 清 王士禛 《帶經(jīng)堂詩話·考證·字義》:“ 韓退之 詩多倒用成字,蓋本諸《三百篇》, 孫季昭 《示兒編》所拈,如中林、中谷、中河、中路、中田、家室、裳衣?!?/p>
王令名句,原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