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杜甫《醉歌行》:
陸機二十花賦,汝更小年能綴文。
總角草花又神速,世上兒子徒紛紛。
驊騮作駒已汗血,鷙鳥舉翮連青云。
詞源倒流三峽水,筆陣獨掃千人軍。
只今年才十六七,射策君門期第一。
舊穿楊葉真自知,暫蹶霜蹄未為失。
偶然擢秀非難取,會是排風有花質。
汝身已見唾成珠,汝伯何由發(fā)如漆。
春光澹沱秦東亭,渚薄牙白水荇青。
風吹客衣日杲杲,樹攪離思花冥冥。
酒盡沙頭雙玉花,眾賓皆醉我獨醒。
乃知貧賤別更苦,吞聲躑躅涕淚零。
注釋參考
貧賤
貧賤 (pínjiàn) 窮困又沒有社會地位 poor and lowly 貧賤有此女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吞聲
[dare not cry out;gulp down one's sobs] 不敢出聲,特指哭泣不敢出聲
詳細解釋(1).不出聲;不說話。 漢 馬融 《長笛賦》:“于時也, 緜駒 吞聲, 伯牙 毀絃?!薄逗鬂h書·宦者傳·曹節(jié)》:“羣公卿士,杜口吞聲,莫敢有言?!?唐 劉禹錫 《謝門下武相公啟》:“吞聲咋舌,顯白無路。” 元 無名氏 《神奴兒》第三折:“一個個都吞聲兒就牢獄。” 劉半農 《恥辱的門》詩:“我呢?我除吞聲承受外,那空氣,你的上帝所造的空氣,還肯替我的呻吟,顫動出一半個低微的聲浪么?”
(2).無聲地悲泣。 唐 杜甫 《哀江頭》詩:“ 少陵 野老吞聲哭,春日潛行 曲江 曲?!?宋 賀鑄 《憶秦娥》詞:“王孫何許音塵絶,柔桑陌上吞聲別。”《三國演義》第三回:“帝與王伏至四更,露水又下,腹中飢餒,相抱而哭;又怕人知覺,吞聲草莽之中?!?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六》:“是四種人……怙勢作威,足使人敲髓灑膏,吞聲泣血?!?/p>
躑躅
躑躅 (zhízhú) 徘徊不前 pace up and down;loiter around 金車玉作輪,躑躅青驄馬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始躑躅于燥吻?!段倪x》 用腳踏地 tread 立躑躅而不安?!斡瘛渡衽x》淚零
流淚。 唐 元稹 《鶯鶯傳》:“於喧嘩之下,或勉為語笑;閒宵自處,無不淚零。” 明 徐元 《八義記·孤兒出宮》:“公主免淚零,寬懷放心?!?/p>
杜甫名句,醉歌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微字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