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馬先覺《索笑圖詩》:
封侯無骨登淩煙,食肉無相當(dāng)萬錢。
君看檐下偃蹇者,如何頭上著貂蟬。
雅宜置之一丘壑,了此三生梅竹緣。
云巖霜落月照水,有美玉樹臨風(fēng)前。
影窺疏欞香破夢(mèng),隱幾維摩起幽禪。
杖藜徐步繞千匝,一笑與花俱欲仙。
呼童秉燭進(jìn)詩具,折香來薦冰壺泉。
少陵此興隔千歲,顧我素好亦同然。
但覺搜腸乏妙語,也擬著句開云箋。
床頭盎盎春有味,案上泠泠風(fēng)入弦。
人生適意政須爾,何用底死浮名牽。
是圖落筆有妙解,先事立意非徒傳。
草堂之貲吾辦久,不學(xué)杜老長(zhǎng)乞憐。
甫里下田儻逢年,便判百斛買江天。
注釋參考
落筆
落筆 (luòbǐ) 下筆書寫或作畫 start to write or draw;start to set pen on paper 他在有了生huo{1|1}體驗(yàn)后才落筆畫畫?妙解
(1).精通?!稌x書·王珉傳》:“時(shí)有外國沙門,名 提婆 ,妙解法理?!?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己部第六章:“五年之中,強(qiáng)敏者既聽兼通數(shù)學(xué),中才者亦得以妙解一門?!?/p>
(2).善于說解,善于應(yīng)對(duì)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八:“子之妙解,無為不可?!?/p>
(3).精妙的解釋。 唐 梁肅 《天臺(tái)法門議》:“贊 龍樹 之遺論,從 南岳 之妙解?!?宋 秦觀 《次韻奉酬丹元先生》:“二景入妙解,元?dú)夂瑹熢~。”
先事
(1).謂先行其事。《禮記·坊記》:“禮之先幣帛也,欲民之先事而后祿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欲民之先事而后祿也者,先相見是先事,而后幣帛是后祿也?!薄蹲髠鳌は骞四辍罚骸跋仁潞筚V,禮也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事大國當(dāng)先從其政事,而后薦賄以副己心?!?/p>
(2).猶事前?!稘h書·張湯傳》:“老臣耳妄聞,言之為先事,不言情不達(dá)。” 顏師古 注:“事未施行而遽言之,故曰先事也?!?唐 韓愈 《送汴州監(jiān)軍俱文珍序》:“遇變出奇,先事獨(dú)運(yùn)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補(bǔ)遺·外國·奉使被議》:“朝議責(zé) 周 不能先事發(fā)覺,謫為典史。” 郁達(dá)夫 《給一位文學(xué)青年的公開狀》:“向你講這一番話,并不是因?yàn)榕履阋獊韱栁医桢X,而先事預(yù)防。”
立意
(1) [be determined aim to do sth; make up one's mind]∶拿定主意
他立意學(xué)法律
(2) [approach;theme; conception]∶確定主題
這畫立意新穎
詞句究竟還是末事,第一立意要緊。——《紅樓夢(mèng)》
詳細(xì)解釋(1).用意;持念?!妒酚洝ご炭土袀髡摗罚骸白?曹沬 至 荊軻 五人,此其義或成或不成,然其立意較然,不欺其志,名垂后世,豈妄也哉!”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文學(xué)》:“所廣徵引,非 李氏 立意,蓋 李氏 不欲竊人之功,有舊注者,必逐字每篇存之,仍題元注人之姓字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十四:“既然官人立意惓切,就相見一面也無妨?!?老舍 《犧牲》:“辦法不同,立意是一個(gè)樣的?!?/p>
(2).主張;決定。《北史·魏廣平王洛侯傳》:“暨 正始 中,故太樂令 公孫崇 輒自立意,以黍十二為寸,別造尺度,定律刊鐘?!?/p>
(3).打定主意;決心。 北魏 賈思勰 《<齊民要術(shù)>序》:“ 趙過 始為牛耕,實(shí)勝耒耜之利; 蔡倫 立意造紙,豈方縑牘之煩?”《警世通言·桂員外途窮懺悔》:“説那 支翁 雖然屢任,立意做清官的,所以宦囊甚薄?!薄都t樓夢(mèng)》第九十回:“卻説 黛玉 自立意自戕之后,漸漸不支,一日竟至絶粒?!?/p>
(4).確立作品的主題。 唐 杜甫 《奉和嚴(yán)中丞西城晚眺十韻》:“政簡(jiǎn)移風(fēng)速,詩清立意新?!?宋 王禹偁 《贈(zèng)別鮑秀才序》:“公出文數(shù)十章,即進(jìn)士 鮑生 之作也,命題立意,殆非常人?!薄都t樓夢(mèng)》第三八回:“題目新,詩也新,立意更新了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宮竹心》:“登在日?qǐng)?bào)上的資格,是十足可以有的,而且立意與表現(xiàn)法也并不壞,做下去一定還可以發(fā)展?!?/p>
非徒
不但;不僅?!睹献印す珜O丑上》:“助之長(zhǎng)者,揠苗者也;非徒無益,而又害之。”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郡東山望溟?!吩姡骸胺峭讲诲敉?,覽物情彌遒?!?明 李東陽 《永嘉縣學(xué)奎光閣記》:“積書數(shù)千卷,庋置其中,以資講誦,博見聞,非徒為登臨眺望之具也?!?/p>
馬先覺名句,索笑圖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