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毛直方《漁父辭》:
溪橋竹邊有酒沽,攜魚換酒滿葫蘆。
篷頭月上不覺醉,自卷蘆葉吹嗚嗚。
注釋參考
竹邊
邊筍。竹鞭末端長出的筍。 清 厲筌 《事物異名錄·蔬穀上·筍》:“邊筍,即毛筍之旁出者。方荀盛時(shí),生氣上升,筍皆豎生,氣既衰,根即橫生,盡其力可橫亙十餘丈,至地之邊際,與竹之長短相稱,謂之竹邊,故名邊筍?!?/p>
有酒
謂喝醉酒。 元 王實(shí)甫 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四折:“你且住者,今日有酒也, 紅娘 扶將哥哥去書房中歇息,到明日咱別有話説。” 元 鄭廷玉 《后庭花》第二折:“ 李 順,你有酒了,你歇息咱。”《jin{1*1}瓶{1*1}梅詞話》第四三回:“ 月娘 見他有酒了,打發(fā)他脫了衣裳,只教 李瓶?jī)?與他磕了頭?!?/p>
葫蘆
葫蘆 (húlu) bottle gourd 一年生蔓草,葉如心形、互生,花白色,果實(shí)如大小二球重疊,除其果肉,可充器皿 該蔓草之果實(shí) 葫蘆屬某些植物的泛稱 用作中藥的該種植物的干燥果實(shí),用于利尿消腫 bottle gourd peel 滑車的俗稱 block;block and tackle;tackle 由葫蘆殼做的器具(如瓶、壺) calabash 取一葫蘆?!巍?歐陽修《歸田錄》 糊涂,宋元時(shí)有“葫蘆提”俗語,意即糊里糊涂;葫蘆廟,《紅樓夢(mèng)》里虛擬的廟名。意即糊里糊涂的地方 muddled毛直方名句,漁父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