澗底逢人問(wèn)樵徑,松間擊馬宿僧房
出自宋代司馬光《和范景仁謝寄西游行記》:
洛川秦野郁相望,風(fēng)物山河舊帝鄉(xiāng)。
澗底逢人問(wèn)樵徑,松間擊馬宿僧房。
恨無(wú)同好攜三雅,共講前聞醉百場(chǎng)。
歷遍勝游翻悵望,日邊回首遠(yuǎn)煙蒼。
注釋參考
樵徑
亦作“ 樵逕 ”。打柴人走的小道。 唐 李華 《仙游寺》詩(shī):“捨事入樵逕,云木深谷口?!?唐 皇甫枚 《三水小牘·王知古》:“隱隱聞 洛城 暮鐘,但彷徨於樵徑古陌之上?!?清 施閏章 《天知庵》詩(shī):“樵徑落松子,疎林八月天。”
擊馬
在摴蒲戲中打去敵子。 唐 李翱 《五木經(jīng)》:“凡擊馬及王采,皆又投?!?元革 注:“擊馬,謂打敵人子也。打子得雋,王采自專,故皆許重?cái)S。王采累得,累擲之,變則止?!眳⒁?jiàn)“ 打馬 ”、“ 五木 ”。
僧房
僧人居住的房舍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山居賦》:“臨浚流,列僧房?!?唐 張籍 《逢賈島》詩(shī):“僧房逢著款冬花,出寺吟行日已斜?!?宋 黃庭堅(jiān) 《次韻答曹子方雜言》:“喚取 張侯 來(lái)平章,烹茶煑餅坐僧房?!?/p>
司馬光名句,和范景仁謝寄西游行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天空之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