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正覺《偈頌七十八首》:
何須更舉揚(yáng),全體露堂堂。
溼暑時時雨,薰風(fēng)陣陣香。
秧針初透水痕淺,蒲刀欲剪柳絲長。
雙六盤中休喝彩,分明觸事恰相當(dāng)。
注釋參考
雙六
(1).即雙陸。古代一種博戲。 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莫相弄!且取雙六局來,共少府公賭酒?!?/p>
(2).指進(jìn)行雙陸之戲。《資治通鑒·梁武帝太清三年》:“中記室參軍 蕭賁 ,骨鯁士也,以 繹 不早下,心非之。嘗與 繹 雙六,食子未下, 賁 曰:‘殿下都無下意?!?胡三省 注:“雙六,亦博之一名?!独m(xù)事始》云:‘ 陳思王 製雙六局,置骰子二; 唐 末有葉子之戲,遂加至六。’《戰(zhàn)國策》曰:‘博之所以貴梟者,便則食,不便則止??梢允匙佣聪抡撸瑪M議其便否也?!?賁 因其未下,借雙六以諷其不下救君父?!眳⒁姟?雙陸 ”。
中休
中休 (zhōngxiū) 中途短時歇息;中期休整 break;rest during the middle of journey喝彩
喝彩 (hècǎi) 擲骰子時,呼喝作勢,希望得彩。彩,骰上標(biāo)記。后用以大聲叫好 acclaim;cheer 齊聲喝采分明
分明 (fēnmíng) 清楚(明白)狀 clearly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,汝在九原,當(dāng)分明記之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 簡單明了地 plainly 這分明不對 清楚地劃開界限 clearly demarcated觸事
(1).猶遇事。 晉 郭璞 《<方言>序》:“余少玩雅訓(xùn),旁味方言,復(fù)為之解。觸事廣之,演其未及,摘其謬漏,庶以燕石之瑜,補(bǔ)琬琰之瑕?!?明 張居正 《答符卿徐繼齋書》:“茍生竊祿,無所建明,觸事感時,憮然自失?!?清 紀(jì)昀 《<考工記圖>序》:“觸事廣義,俾古人制度之大,暨其禮樂之器,昭然復(fù)見於今茲。”
(2).謂擔(dān)任職司。 唐 韓愈 《岳陽樓別竇司直》詩:“愛才不擇行,觸事得讒謗?!?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余答曰:‘下官是客,觸事卑微,但避風(fēng)塵,則為幸甚。’”
相當(dāng)
相當(dāng) (xiāngdāng) 兩方面差不多;配得上或能夠相抵 match;balance;correspond to;be equivalent to 得失相當(dāng) 適宜;合適 suitable;fit;appropriate 相當(dāng)?shù)娜诉x 相當(dāng) (xiāngdāng) 很;十分;極 quite;fairly;considerably 這里相當(dāng)清靜 足可以,尚 enough 穿這件衣服去參加晚會就已經(jīng)相當(dāng)好啦釋正覺名句,偈頌七十八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