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太古《南歌子》:
月下秦淮海,花前晏小山。
二仙仙去幾時(shí)還。
留得月魂花魄、在人間。
河漢流旌節(jié),天風(fēng)裊珮環(huán)。
滿空香霧濕云鬟。
何處一聲橫笛、杏花寒。
注釋參考
得月
受到月光的照臨。 唐 李白 《經(jīng)離亂后贈江夏韓太守良宰》詩:“窺日畏銜山,促酒喜得月?!?宋 王阮 《和陶詩六首·和歸田園》:“野曠易得月,谷虛常帶煙。” 宋 俞文豹 《清夜靈》:“ 范文正公 鎮(zhèn) 錢塘 ,兵官皆被薦,獨(dú)巡檢 蘇麟 不見録,乃獻(xiàn)詩云:‘近水樓臺先得月,向陽花木易為春?!此]之。”
花魄
花的神態(tài)。 宋 范成大 《風(fēng)止》詩:“柳魂花魄都無恙,依舊商量好作春?!?/p>
人間
人間 (rénjiān) 指整個人類社會;世間 man’s world;the world 要留清白在人間。——明· 于謙《石灰吟》詩 人間四月芳菲盡。——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李太古名句,南歌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