暫來聊解帶,屢去欲攜衾
出自宋代蘇軾《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構(gòu)一茅堂予以其所處最為深》:
猶恨溪堂淺,更穿修竹林。
高人不畏虎,避世已無心。
隱幾頹如病,忘言兀以喑。
茅茨追上古,冠蓋謝當(dāng)今。
曉夢(mèng)猿呼覺,秋懷鳥伴吟。
暫來聊解帶,屢去欲攜衾。
湖上行人絕,階前暮雪深。
應(yīng)逢綠毛叟,扣戶夜抽簪。
注釋參考
暫來
(1).暫時(shí)逗留。道家謂生?!读凶印钪臁罚骸疤胖?,知生之暫來,知死之暫往?!眳⒁姟?暫往 ”。
(2).猶一行。 唐 白居易 《答張籍因以代書》詩:“今日正閑天又暖,可能扶病暫來無?”
解帶
(1).謂出仕。語出《后漢書·周磐傳》:“居貧養(yǎng)母,儉薄不充。嘗誦《詩》至《汝墳》之卒章,慨然而嘆,乃解韋帶,就孝廉之舉?!?李賢 注:“以韋皮為帶,未仕之服也。求仕則服革帶,故解之。” 唐 王勃 《別盧主簿序》:“惟高明之捧檄,屬吾人之解帶?!?/p>
(2).解開衣帶。表示熟不拘禮,或表示閑適。《三國(guó)志·蜀志·諸葛亮傳》:“ 亮 深謂 備 雄姿杰出,遂解帶寫誠,厚相結(jié)納。” 南朝 梁 沉約 《游沉道士館》詩:“開衿濯寒水,解帶臨清風(fēng)?!?唐 白居易 《常樂里閑居》詩:“誰能讎校閒,解帶臥吾廬。” 宋 梅堯臣 《西禪院竹》詩:“解帶欲忘歸,壺觴歡自足?!?/p>
攜衾
攜帶被褥。指出嫁。 明 葉憲祖 《鸞鎞記·品詩》:“向?yàn)榱x氣而攜衾,后因落莫而入道。”
蘇軾名句,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構(gòu)一茅堂予以其所處最為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