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南梵唄不可辨,分身應(yīng)化天人師
出自近現(xiàn)代弘一《南南曲 贈黃二南君》:
在昔花佛菩薩,花趺坐赴蓮池。
始則?;ㄐΓ^則南南而有辭。
南南梵唄不可辨,分身應(yīng)化天人師。
或現(xiàn)比丘、或現(xiàn)沙彌、或現(xiàn)優(yōu)婆塞、或現(xiàn)丈夫女子宰官司諸像為說法,一一隨意隨化皆天機。
以之度眾生,非結(jié)貪嗔癡。
色花音空不染,法語南南盡歸依。
春江花月媚,舞臺裝演奇。
偶遇南南君,南南是也非?聽南南,南南詠昌霓;見南南、舞折枝,南南不知之,我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。
注釋參考
梵唄
佛教謂作法事時的歌詠贊頌之聲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經(jīng)師論》:“原夫梵唄之起,亦肇自 陳思 。” 宋 陸游 《游臥龍寺》詩:“君不見 天童 徑山 金碧浮虛空,千衲梵唄層云中?!?清 納蘭性德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題西山秋爽圖》詞:“空山梵唄靜,水月影俱沉?!?朱自清 《看花》:“大殿上正做晚課,送來梵唄的聲音?!眳㈤?唐 玄應(yīng) 《一切經(jīng)音義》卷六。
不可
不可 (bùkě) 不可能;不可以 should not 兼與藥相粘,不可取?!巍ど蚶ā秹粝P談·活板》 學(xué)不可以已?!盾髯印駥W(xué)》 決不能,必須不 must not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 不可一概而論 與“非”搭配,表示必須或一定 simply must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,我非去不可分身
[spare time from one's main work to attend to sth.else] 抽出工夫去照顧別的事情
無法分身
詳細解釋(1).一身化作數(shù)身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神異下·邵碩》:“爾日, 郫縣 亦言 碩 作師子形,乃悟其分身也?!?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釋寶志》:“又至其常所造 厲侯伯 家尋之, 伯 云:‘ 誌 昨在此行道,旦眠未覺?!惯€以告 獻 ,方知其分身三處宿焉。” 宋 司馬光 《和潞公招堯夫不至》詩:“既無 薊子 分身術(shù),須欠 車公 一座歡。”
(2).謂兼顧他事。《三國演義》第九九回:“ 平 縱然智勇,只可當一頭,豈可分身兩處?須再得一將同去為妙?!薄锻词贰返诙兀骸案魑欢际橇?xí)武事的英雄,不可分身,我一無所能,至于出入會計的事,還略略曉得,不如我來辦這件事吧?!?鄒韜奮 《萍蹤憶語》三:“我到的時候,他因臨時有重要會議,不能分身,派他的一位女書記來接我。”
(3).猶分尸?!睹鞒苫f唱詞話叢刊·花關(guān)索出身傳》:“捉住篡guo{1*1}賊 王莽 ,旋臺剮割碎分身。”
(4).佛教語。諸佛為欲化導(dǎo)十方世界之眾生,而以方便力,于各世界示現(xiàn)成佛之相,謂之分身?!斗ㄈA經(jīng)·見寶塔品》:“我分身諸佛,在於十方世界説法?!?/p>
應(yīng)化
(1).順應(yīng)變化。 馬王堆 漢 墓帛書《經(jīng)法·道法》:“應(yīng)化之道,平衡而止。輕重不稱,是胃(謂)失道?!?三國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應(yīng)化則變,感氣而成?!?晉 陸機 《辨亡論上》:“歷命應(yīng)化而微,王師躡運而發(fā)?!?/p>
(2).佛教語。謂佛、菩薩隨宜化身,教化眾生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婆羅痆斯國》:“ 天帝釋 欲驗修菩薩行者,降靈應(yīng)化為一老父。” 許地山 《命命鳥》:“壁上掛的都是 釋迦 應(yīng)化的事跡……一進門就知那是佛教底經(jīng)堂?!?/p>
天人師
(1). 釋迦牟尼 佛的別號。以其為天與人之師,故名?!段鍩魰て叻稹め屽饶材岱稹罚骸?菩薩 於二月八日明星出時成道,號 天人師 。”
(2).指皈佛成正果者。 唐 劉禹錫 《牛頭山第一祖融大師新塔記》:“由其門而為天人師者,皆脈分焉。” 魯迅 《華蓋集·題記》:“但我又知道這必須深入山林,坐古樹下,靜觀默想,得天眼通,離人間愈遠遙,而知人間也愈深,愈廣;于是凡有言說,也愈高,愈大;于是而為天人師。”
弘一名句,南南曲 贈黃二南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