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感春十三首》:
今晨起何早,盥漱坐南軒。
啄木響高柳,春渠鳴亂泉。
悠然此時心,默默誰與言。
焚香閱素書,濯手開靈篇。
神爽道自合,體和真亦全。
蕭蕭毛發(fā)輕,浩氣驅(qū)昏煩。
呼童策藜杖,躡露開中園。
擷彼杞與菊,歸烹助盤飧。
既飽誰與樂,登高望南山。
還歸酌美酒,興罷復(fù)陶然。
注釋參考
悠然
悠然 (yōurán) 安閑、閑適的樣子 be carefree and content 悠然自得 深遠(yuǎn)的樣子 profound and lasting 形容韻味未盡 far-reaching 余韻悠然 久遠(yuǎn)的樣子;遼闊的樣子 far away;long;distant 年代悠然此時
這時候。《后漢書·劉玄傳》:“﹝ 韓夫人 ﹞輒怒曰:‘帝方對我飲,正用此時持事來乎!’” 唐 白居易 《琵琶記》:“別有幽愁暗恨生,此時無聲勝有聲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四三回:“此時已經(jīng)四更天光景了?!?/p>
默默
默默 (mòmò) 不說話、不出聲的樣子 quietly張耒名句,感春十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