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鑒家傳學,迂書坐右箴
出自宋代孫應時《送司馬大亨赴遂昌宰》:
蒲璧邦家重,蒼山道路深。
剸裁知唾手,拊字勉勞心。
通鑒家傳學,迂書坐右箴。
故人情誼重,贈別比南金。
注釋參考
通鑒
共通的鑒定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雜說下》:“史臣美 澹 而譏 邵 者,豈所謂通鑒乎?”
家傳學
家中世代相傳的學業(yè)。《宣和書譜·王僧虔》:“ 王僧虔 , 瑯琊 臨沂 人,官至侍中。曾祖 洽 以書稱于時, 羲之 , 洽 之族弟; 獻之 , 洽 之族姪。至 僧虔 ,家傳之學不墜?!?宋 王十朋 《送朱丞》詩:“好將平昔家傳學,勉力登朝立世勛。”
坐右
(1).曲右足而坐。《禮記·玉藻》:“退則坐,取屨,隱辟而后屨,坐左納右,坐右納左?!?孔穎達 疏:“坐左納右者,納,猶著也。若坐左膝,則著右足之屨;若坐右膝,則著左足之屨。”
(2).座位的右邊?!缎绿茣⒆有鳌罚骸?徐堅 讀之,嘆曰:‘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?!?宋 王栐 《朝辭宣旨戒飭》:“詔應京朝官,受任於外。并州縣幕職官朝辭,并於閤門宣旨戒勗,以其詞著之坐右。” 清 馮桂芬 《五十自訟文》:“客悅曰:‘然則子真知非者也?!屯耍h為自訟文置之坐右。”按,置文辭于座右,多表示贊賞或自勉自戒。參見“ 坐右銘 ”。
孫應時名句,送司馬大亨赴遂昌宰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