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姚勉《和龔宗諭五絕》:
多少掄魁豈獨(dú)今,道心誰勝利名心。
只知晁董前頭立,何似周程樂處尋。
注釋參考
多少
多少 (duōshǎo) 指量度或數(shù)量大小 how much 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樓臺煙雨中。——唐· 杜牧《江南春絕句》 你有多少錢 或多或少;未特別指出的或未確定的東西(如數(shù)量或價格) so much 按多少錢一里收費(fèi) 稍微 somewhat 天氣多少有些變化 疑問代詞 how many 問數(shù)量 正不曾問得你多少價錢。——《水滸傳》 表示不定的數(shù)量 最后終于寫出來了——作了多少努力,得到了多少歡樂,只有這位業(yè)余作者才知道掄魁
科舉考試的第一名。亦指中選第一名。 宋 周密 《癸辛雜識續(xù)集·開慶六士》:“時相好名,牢籠 宜中 為掄魁,餘悉擢巍科?!?明 無名氏 《鳴鳳記·陸姑救易》:“文省幸掄魁,到皇都赴禮闈?!薄豆沤裥≌f·趙伯昇茶肆遇仁宗》:“功名著意本掄魁,一字爭差不得歸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阿寶》:“生以是掄魁。明年,舉進(jìn)士,授詞林?!?/p>
豈獨(dú)
難道只是;何止。《左傳·成公十六年》:“君唯不遺德刑,以伯諸侯,豈獨(dú)遺諸敝邑,敢私布之。”《莊子·胠篋》:“然而 田成子 一旦殺 齊 君而盜其國,所盜者豈獨(dú)其國邪?并與其圣知之法而盜之?!?唐 杜甫 《有感》詩之四:“終依古封建,豈獨(dú)聽簫韶?” 宋 司馬光 《涑水記聞》卷十四:“使朝廷與 夏國 歡好如初,生民重見太平,豈獨(dú) 夏國 之幸,乃天下之幸也?!?清 黃遵憲 《四用前韻》:“豈獨(dú) 漢 唐 無此禍,五洲驚怪國人狂?!?/p>
道心
(1).指天理,義理?!稌ご笥碇儭罚骸叭诵奈┪?,道心惟微?!?蔡沉 集傳:“心者,人之知覺,主於中而應(yīng)於外者也。指其發(fā)於形氣者而言,則謂之人心,指其發(fā)於義理者而言,則謂之道心?!?宋 葉夢得 《避暑錄話》卷上:“道心者,喜怒哀樂之未發(fā)者也?!?清 王夫之 《張子正蒙注·大心》:“其直指人心見性,妄意天性,不知道心,而以惟危之人心為性也。” 馮友蘭 等注:“ 宋 儒認(rèn)為道心就是天理,人心就是人欲。天理是精微的,人欲是危險的。”
(2).客觀事物最基本的精神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薄葬》:“事莫明於有效,論莫定於有證,空言虛語,難得道心,人猶不信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原道》:“爰自 風(fēng) 姓,暨於 孔氏 ,玄圣創(chuàng)典,素王述訓(xùn),莫不原道心以敷章,研神理而設(shè)教?!?陸侃如 注:“道是自然之道,那么道的心應(yīng)該指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?!?/p>
(3).佛教語。菩提心;悟道之心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yi{1-1}解四·釋道溫》:“yi{1-1}解足以析微,道心未易可測?!薄秹?jīng)·般若品》:“自若無道心,闇行不見道?!薄段饔斡洝返谝换兀骸爸灰娔前嗖恐泻鎏鲆粋€通臂猿猴,厲聲高叫道:‘大王若是這般遠(yuǎn)慮,真所謂道心開發(fā)也?!?/p>
勝利
勝利 (shènglì) victory;triumph 戰(zhàn)勝對方 贏得重大的政治勝利 獲得成功或達(dá)到目的 他在精神上對贏得這次大賽的勝利是百分之百的姚勉名句,和龔宗諭五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