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得三間茅,藜莧同旦暮
出自宋代李流謙《送李司戶之官臨邛》:
威鳳翔九霄,千百但一遇。
蒼蠅何所來,滿盤揮不去。
吾人一肝腸,未可舍跬步。
摻裾輒經(jīng)年,把臂速炊黍。
譬如枝上花,負里得暫聚。
天果何意哉,未易測其故。
安得三間茅,藜莧同旦暮。
秋色如行色,別語不得吐。
鶴峰得佳句,尚足慰延佇。
從今夜夜月,伴我照庭戶。
注釋參考
安得
安得 (ān dé)如何能得、怎能得。含有不可得的意思。
文選.宋玉.風賦:「宋玉對曰:『此獨大王之風耳,庶人安得而共之!』」 文選.劉邦.雜歌:「大風起兮雲(yún)飛揚,威加海內(nèi)兮歸故鄉(xiāng),安得猛士兮守四方?!?豈可。
藜莧
藜和莧。泛指貧者所食之粗劣菜蔬。 唐 韓愈 《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》:“三年國子師,腸肚習藜莧?!?元 洪希文 《送林景惠和興化教諭》詩之三:“五年飽黎莧,麤糲甘我腸。” 清 唐孫華 《蔬食》詩:“生平藜莧腸,雅不饕肉食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