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似霓裳仙侶,曾向月中游。
出自元朝于立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
微紅暈雙臉,渾黛寫新愁。好似霓裳仙侶,曾向月中游。憶得影娥池上,金粟盈盈滿樹,風(fēng)露九天秋。折取一枝去,簪向玉人頭。夜如年,天似水,月如鉤。只恐芳時暗換,脈脈背人流。莫唱竹西古調(diào),喚醒三生杜牧,遺夢繞揚(yáng)州。醉跨青鸞去,雙闕對瓊樓。
注釋參考
好似
好似 (hǎosì) 好像 seem 像 be like 大壩好似銅墻鐵壁,頂住了洪水的沖擊 勝過 surpass霓裳
霓裳 (nícháng) 就是《霓裳羽衣曲》,唐代樂曲名,相傳為唐玄宗所制 Nichang 輕攏慢捻抹復(fù)挑,初為《霓裳》后《六幺》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仙侶
(1).仙人之輩。 明 文徵明 《閏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觀歷諸道院》詩之三:“仙侶登真幾百年,清風(fēng)遺影尚依然?!?清 方文 《廬山詩·尋真觀》:“ 五老 云壑間,髣髴有仙侶?!?/p>
(2).指人品高尚、心神契合的朋友。語出《后漢書·郭太傳》:“ 林宗 ( 郭太 字)唯與 李膺 同舟而濟(jì),眾賓望之,以為神仙焉。” 唐 杜甫 《秋興》詩之八:“佳人拾翠春相問,仙侶同舟晚更移?!?/p>
月中
月中 (yuèzhōng) 每月的中間幾天 middle of a month于立名句,水調(diào)歌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