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許渾《賀少師相公致政》
六十懸車自古稀,我公年少獨(dú)忘機(jī)。門臨二室留侯隱,
棹倚三川越相歸。不擬優(yōu)游同陸賈,已回清白遺胡威。
龍城鳳沼棠陰在,只恐歸鴻更北飛。
注釋參考
二室
指中岳 嵩山 的 太室 、 少室 二山。 唐 王維 《戲贈張五弟諲》詩之二:“閉門二 室 下,隱居十年餘。” 宋 王曾 《中岳中天崇圣帝碑》:“二 室 天開,風(fēng)云之所蓄?!?明 袁宏道 《別江郎》詩:“何不從我游,扁舟訪二 室 ?” 錢伯誠 箋校:“二 室 指 太室 、 少室 二山。”
留侯
秦 末, 張良 運(yùn)籌帷幄,佐 劉邦 平定天下,以功封 留侯 。詩文中常用為稱頌功臣之典。 晉 劉琨 《重贈盧諶》詩:“ 白帝 幸 曲逆 , 鴻門 賴 留侯 。” 唐 張九齡 《送張說》詩:“ 山甫 歸應(yīng)疾, 留侯 功復(fù)成?!?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人部一》:“ 筌 註《黃帝陰符經(jīng)》,推演幽奧,僉謂 鬼谷 留侯 復(fù)生?!?/p>
三川
(1).三條河流的合稱,所指不一。(1) 西周 以 涇 、 渭 、 洛 為三川?!秶Z·周語上》:“ 幽王 二年, 西周 三川皆震?!?韋昭 注:“三川, 涇 、 渭 、 洛 ,出於 岐山 。”(2) 東周 以 河 、 洛 、 伊 為三川。《戰(zhàn)國策·秦策一》:“親 魏 善 楚 ,下兵三川?!薄段倪x·鮑照〈詠史〉》:“五都矜財雄,三川養(yǎng)聲利。”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:“有 河 、 洛 、 伊 ,故曰三川?!?/p>
(2).指洛陽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北使洛陽》詩:“前登 陽城 路,日夕望三川?!?唐 王維 《送韋大夫東京留守》詩:“云旗蔽三川,畫角發(fā)龍吟?!?趙殿成 注:“《史記》索隱:三川,今 洛陽 也?!?/p>
越相
指 春秋 時 越 大夫 范蠡 。他曾輔助 越王 勾踐 滅 吳 雪恥。功成后以一葉扁舟逸去,經(jīng)商致富。 唐 許渾 《賀少師相公致政》詩:“門臨二室 留侯 隱,櫂倚三川 越 相歸。” 宋 范仲淹 《蘇州十詠·靈巖寺》:“ 越 相煙波空去雁, 吳王 宮闕半啼猿?!?/p>
許渾名句,賀少師相公致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