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俗還將母,禪關晦跡深
出自宋代林同《仙佛之孝十首睦州》:
舍俗還將母,禪關晦跡深。
共呼擔板漢,誰識織蒲心。
注釋參考
禪關
(1).禪門。 唐 李白 《化城寺大鐘銘》:“方入於禪關,覩天宮崢嶸,聞鐘聲瑣屑?!?宋 梅堯臣 《會善寺》詩:“琉璃開浄界,薜荔啟禪關?!薄都t樓夢》第八七回:“﹝ 寳玉 ﹞説著,一面與 妙玉 施禮,一面又笑問道:‘ 妙公 輕易不出禪關,今日何緣下凡一走?’”
(2).比喻悟徹佛教教義必須越過的關口。 清 龔自珍 《夜坐》詩:“萬一禪關砉然破,美人如玉劍如虹?!?/p>
(3).指入佛門修道者。 清 唐孫華 《晚秋獅子林小集》詩之二:“禪關蕭灑松枝麈,處士風流墊角巾。”
晦跡
見“ 晦跡 ”。
亦作“ 晦跡 ”。謂隱居匿跡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郊居賦》:“僑棲仁於東里,鳳晦跡於西堂?!?唐 杜甫 《岳麓山道林二寺行》詩:“昔遭衰世皆晦跡,今幸樂國養(yǎng)微軀。”《剪燈新話·鑒湖夜泛記》:“僕晦跡江湖,忘形魚鳥?!?清 鈕琇 《觚賸·序賦創(chuàng)格》:“ 陳鶴客 , 三島 長洲 人, 崇禎 末為博士弟子有聲,國初晦跡授徒。”
林同名句,仙佛之孝十首睦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逃生火柴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