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來三四人,趣向頗相與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同道損世則元輔游西湖於卞氏借雙鶴以觀》:
塘蒲蔭綠水,菡萏艷修渚。
想像華亭野,但欠鳴鶴侶。
同來三四人,趣向頗相與。
思見此清禽,無能覿翔羽。
城隅有大第,世本官吳楚。
嘗同太湖石,不惜持金取。
欲作園林勝,園林寧暇睹。
今當(dāng)問其家,借賞無吾拒。
果亦致之來,奮毛如喜舞。
雖生滄海心,翅重不得舉。
還爾稻粱貪,崇丘在何所。
注釋參考
三四
(1).猶言再三再四?!侗饼R書·崔邏傳》:“握手殷勤,至于三四?!?/p>
(2).表示為數(shù)不多。 宋 歐陽修 《歸自謠》詞:“春艷艷,江上晚山三四點?!?/p>
趣向
見“ 趣向 ”。
亦作“ 趣嚮 ”。亦作“ 趣鄉(xiāng) ”。1.志趣;志向。 唐 杜牧 《春末題池州弄水亭》詩:“趣向人皆異,賢豪莫笑渠?!薄缎绿茣り愖影簜鳌罚骸爸钦呱兄\,愚者所不聽,勇者徇死,怯者所不從,此趣向之反也?!?宋 張載 《經(jīng)學(xué)理窟·學(xué)大原下》:“學(xué)者不論天資美惡,亦不專在勤苦,但觀其趣嚮著心處如何?!?/p>
(2).好尚;興味。 宋 梅堯臣 《和永叔內(nèi)翰思白兔答憶鶴雜言》:“我聞二公趣向殊:一養(yǎng)月中物,一養(yǎng) 華亭 雛?!薄秊in{1*1}瓶{1*1}梅詞話》第五三回:“ 西門慶 向 小玉 道:‘賊奴才,現(xiàn)今叫大娘,只是不應(yīng),怎的不是氣我?!鞗]些趣向,走出房去。”
亦作“ 趣嚮 ”。亦作“ 趣鄉(xiāng) ”。1.去向;奔向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陳泰傳》:“審其定問,知所趣向,須東西勢合乃進(jìn)?!薄稘h書·高帝紀(jì)上》“從間道走軍” 唐 顏師古 注:“走謂趣向也?!薄缎戮幬宕菲皆挕ち菏飞稀罚骸?崔公 同舉事,趣向 大梁 歸。”
(2).引申指途徑。 宋 司馬光 《與王介甫書》之一:“ 光 今所言,正逆 介甫 之意。明知其不合也,然 光 與 介甫 趣嚮雖殊,大歸則同。”
(3).向往;趨附?!稘h書·燕剌王劉旦傳》:“ 長安 中民趣鄉(xiāng)之,正讙不可止?!薄督鹗贰みx舉志一》:“至於 唐 宋 ,進(jìn)士盛焉。當(dāng)時士君子之進(jìn),不由是涂則自以為慊,此由時君之好尚,故人心之趣向然也?!?清 楊峴 《<燕下鄉(xiāng)脞錄>序》:“夫 程 朱 大賢人也,人即至不肖有不趣嚮者誰與?”
相與
相與 (xiāngyǔ) 副詞。表示同時同地做某件事。可譯為“共同” together;deal with sb.;get along with sb. 舍人相與諫?!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》 卒相與歡。 平原君竟與 毛遂偕。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發(fā)也?!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?因相與言?!濉?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梅堯臣名句,同道損世則元輔游西湖於卞氏借雙鶴以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恐龍識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