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女出天津,和戎轉(zhuǎn)罽輪
出自唐代蘇颋《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(yīng)制》:
帝女出天津,和戎轉(zhuǎn)罽輪。
川經(jīng)斷腸望,地與析支鄰。
奏曲風(fēng)嘶馬,銜悲月伴人。
旋知偃兵革,長是漢家親。
注釋參考
帝女
(1).天帝與傳說中的古帝之女。指天帝之女 瑤姬 ?!渡胶=?jīng)·中山經(jīng)》:“又東二百里,曰 姑媱 之山。帝女死焉,其名曰 女尸 ?!薄段倪x·江淹<潘黃門悼亡>詩》:“我慙北海術(shù),爾無帝女靈?!?李善 注:“《宋玉集》云: 楚襄王 與 宋玉 游於 云夢(mèng) 之野,望 朝云 之館,有氣焉。須臾之間,變化無窮。王問,此是何氣也? 玉 對(duì)曰:昔先王游於 高唐 ,怠而晝寢,夢(mèng)見一婦人,自云:我帝之季女,名曰 瑤姬 ,未行而亡,封於 巫山 之臺(tái),聞王來游,愿薦枕席。”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二》:“ 丹山 西即 巫山 者也,有帝女居焉?!?/p>
(2).天帝與傳說中的古帝之女。指 炎帝 之女 精衛(wèi) 。 唐 顧況 《送從兄使新羅》詩:“帝女飛銜石,鮫人賣淚綃?!?/p>
(3).天帝與傳說中的古帝之女。指帝 堯 的二女 娥皇 、 女英 ,嫁于 舜 ,即 湘妃 。 南朝 梁 吳均 《登二妃廟》詩:“朝云亂入目,帝女 湘 川宿。” 唐 趙彥昭 《奉和幸安樂公主莊應(yīng)制》:“靈泉巧鑿天孫渚,孝筍能抽帝女枝?!?宋 梅堯臣 《送寧鄉(xiāng)令張沆》詩:“竹存帝女啼,夔學(xué) 林 雍 鑋?!?/p>
(4).帝王之女。 南朝 齊 王儉 《國史條例議》:“又立《帝女傳》,亦非淺識(shí)所安。” 唐 袁不約 《長安夜游》詩:“鳳城連夜九門通,帝女皇妃出 漢 宮。”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十一:“﹝ 畢太夫人 ﹞偶詠梅云:‘出身首荷東皇賜,點(diǎn)額親添帝女裝?!?/p>
天津
(1).銀河?!冻o·離騷》:“朝發(fā)軔於天津兮,夕余至乎西極。” 王逸 注:“天津,東極箕斗之閒,漢津也。” 唐 李紳 《奉酬樂天立秋夕有懷見寄》詩:“天津落星河,一葦安可航。” 宋 歐陽修 《鵲橋仙》詞:“鵲迎橋路接天津,映夾岸、星榆點(diǎn)綴?!?/p>
(2).指 天津橋 。 唐 李白 《扶風(fēng)豪士歌》:“ 天津 流水波赤血,白骨相撐如亂麻?!?宋 張耒 《和周廉彥》:“修禊 洛 濱期一醉, 天津 春浪緑浮堤?!眳⒁姟?天津橋 ”。
(3).星名。位于北方七宿中的女宿之北,凡九星。在銀河分支處,故稱?!稌x書·天文志上》:“天津九星,橫河中,一曰天漢,一曰天江。”
和戎
(1).指與少數(shù)民族或別國媾和修好?!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肮唬骸粍t莫如和戎乎?’對(duì)曰:‘和戎有五利焉。’” 南朝 宋 鮑照 《擬古》詩之二:“晚節(jié)從世務(wù),乘障遠(yuǎn)和戎?!?宋 蘇轍 《龍川別志》卷下:“諸將恥於無功,莫敢言和戎者。” 郁達(dá)夫 《雜感》詩之四:“策到和戎原辱國,功成不義反封侯?!?/p>
(2).猶和親。指封建王朝與邊境少數(shù)民族統(tǒng)治者結(jié)親交好。 明 馬鑾 《明妃》詩:“安邊無策始和戎,簫鼓含情出禁中?!?郁達(dá)夫 《詠史》之三:“馬上琵琶出塞吟,和戎端的愛君深。”
蘇颋名句,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(yīng)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