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(yīng)制
鑾輿迥出千門柳,閣道回看上苑花。
云里帝城雙鳳闕,雨中春樹萬人家。
為乘陽氣行時令,不是宸游玩物華。
翻譯和注釋
【原題】: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(yīng)制
這也是和詩,但所和的是皇帝之作,應(yīng)該怎么和可想而知。因為內(nèi)容是春游,明明是游玩,而又要頌揚圣德,細思則隱含規(guī)諷,難能可貴。
這首詩題中的蓬萊宮,即唐大明宮。唐代宮城在長安東北,而大明宮又在宮城東北。興慶宮在宮城東南角。開元二十三年,從大明宮經(jīng)興慶宮,一直到城東南的風(fēng)景區(qū)曲江,筑閣道相通。帝王后妃,可由閣道直達曲江。王維的這首七律,就是唐玄宗由閣道出游時在雨中春望賦詩的一首和作。所謂“應(yīng)制”,指應(yīng)皇帝之命而作,當時以同樣題目寫詩的,還有李憕等人??梢哉f是由唐玄宗發(fā)起的一次比較熱鬧的賽詩活動。
王維的詩,高出眾人一籌,發(fā)揮了他作為一個畫家善于取景布局的特長,緊緊扣住題目中的“望”字去寫,寫得集中,勾勒出了一個完整的畫面。
“渭水自縈秦塞曲,黃山舊繞漢宮斜。”詩一開頭就寫出由閣道中向西北眺望所見的景象。視線越過長安城,將城北地區(qū)的形勝盡收眼底。首句寫渭水曲折地流過秦地,次句指渭水邊的黃山,盤繞在漢代黃山宮腳下。渭水、黃山和秦塞、漢宮,作為長安的陪襯和背景出現(xiàn),不僅顯得開闊,而且因為有“秦”、“漢”這樣的詞語,還帶上了一層濃厚的歷史色彩。詩人馳騁筆力。寫出這樣廣闊的大背景之后,才回筆寫春望中的人:“鑾輿迥出千門柳,閣道回看上苑花?!币驗殚w道架設(shè)在空中,等于現(xiàn)在所說的天橋,所以閣道上的皇帝車駕,也就高出了宮門柳樹之上。在這樣高的立足點上回看宮苑和長安更是一番景象。這里用一個“花”字透露了繁盛氣氛,“花”和“柳”又點出了春天。“云里帝城雙鳳闕,雨中春樹萬人家?!边@兩句仍然是回看中的景象,而且是最精彩的鏡頭。它要是緊接在一二句所勾勒的大背景后出現(xiàn),本來也是可以的。但經(jīng)過三四兩句回旋,到這里再出現(xiàn),就更給人一種高峰突起、耳目為之聳動的感覺???,云霧低回繚繞,盤旋在廣闊的長安城上,云霧中托出一對高聳的鳳闕,象要凌空飛起;在茫茫的春雨中,萬家攢聚,無數(shù)株春樹,受著雨水滋潤,更加顯得生機勃發(fā)。這是一幅帶著立體感的春雨長安圖。由于云遮霧繞,一般的建筑,在視野內(nèi)變得模糊了,只有鳳闕更顯得突出,更具有飛動感;由于春雨,滿城在由雨簾構(gòu)成的背景下,春樹、人家和宮闕,互相映襯,更顯出帝城的闊大、壯觀和昌盛。這兩句不僅把詩題的“雨中春望”寫足了,也透露了這個春天風(fēng)調(diào)雨順,為過渡到下文作了準備?!盀槌岁枤庑袝r令,不是宸游重物華?!惫糯醇竟?jié)規(guī)定關(guān)于農(nóng)事的政令叫時令。這里的意思是說,這次天子出游,本是因為陽氣暢達,順天道而行時令,并非為了賞玩景物。這是一種所謂寓規(guī)于頌,把皇帝的春游,說成是有政治意義的活動。
古代應(yīng)制詩,幾乎全部是歌功頌德之詞。王維這首詩也不例外。詩的結(jié)尾兩句明顯地表現(xiàn)了這種局限。不過這首詩似乎并不因此就成為應(yīng)該完全否定的虛偽的頌歌。我們今天讀起來,對詩中描寫的景象仍然感到神往。甚至如果在春雨中登上北京景山俯瞰故宮及其周圍的時候,還能夠聯(lián)想到“云里帝城雙鳳闕,雨中春樹萬人家”這樣的詩句。王維的這種詩,不使人感到是可厭的頌詞,依舊具有藝術(shù)生命力。王維善于抓住眼前的實際景物進行渲染。比如用春天作為背景,讓帝城自然地染上一層春色;用雨中云霧繚繞的實際景象,來表現(xiàn)氤氳祥瑞的氣氛,這些都顯得真切而非虛飾。這是因為王維兼有詩人和畫家之長,在選取、再現(xiàn)帝城長安景物的時候,構(gòu)圖上既顯得闊大美好,又足以傳達處于興盛時期帝都長安的神采。透過詩的飽滿而又飛動的藝術(shù)形象,似乎可以窺見八世紀中期唐帝國的面影,它在有意無意中對于祖國、對于那個比較興盛的時代寫下了一曲頌歌。(余恕誠)
賞析二
蓬萊宮,即唐大明宮。唐代宮城位于長安東北,而大明宮又位于宮城東北。興慶宮在宮城東南角。公元735年(開元二十三年),從大明宮經(jīng)興慶宮,一直到城東南的風(fēng)景區(qū)曲江,筑閣道相通。帝王后妃,可由閣道直達曲江。王維的這首七律,就是唐玄宗由閣道出游時在雨中春望賦詩的一首和作。所謂“應(yīng)制”,指應(yīng)皇帝之命而作。
“渭水自縈秦塞曲,黃山舊繞漢宮斜。”詩一開頭就寫出由閣道中向西北跳望所見的景象。首句寫渭水曲折地流經(jīng)秦地,次句指渭水邊的黃山,盤旋在漢代黃山宮腳下。渭水、黃山和秦塞、漢宮,作為長安的陪襯和背景出現(xiàn),不僅顯得開闊,而且因為有“秦”、“漢”這樣的詞語,還增強了時空感。詩人馳騁筆力,描繪出這樣廣闊的大背景之后,才回筆寫春望中的人:“鑾輿迥出千門柳,閣道回看上苑花。”因為閣道架設(shè)在空中,所以閣道上的皇帝車駕,也就高出了宮門柳樹之上。詩人是回看宮苑和長安。這里用一個“花”字渲雜繁盛氣氛,“花”和“柳”又點出了春天。“云里帝城雙鳳闕,雨中春樹萬人家?!边@兩句仍然是回看中的景象。經(jīng)過三四兩句回旋,到這里再出現(xiàn),就更給人一種高峰突起的感覺。云霧低回繚繞,盤亙在廣闊的長安城上,云翠中托出一對高聳的鳳闕,像要凌空飛起;在茫茫的春雨中,萬家攢聚,無數(shù)株春樹,在雨水的沐浴中,更加顯得生機勃發(fā)。這是一幅帶著立體感的春雨長安圖。由于云遮霧繞,其他的建筑,在視野內(nèi)變得模糊了,只有鳳闕更顯得突出,更具有飛動感;由于春雨,滿城在由雨簾構(gòu)成的背景下,春樹、人家和宮闕,相互映襯,更顯出帝城的闊大、壯觀和昌盛。這兩句不僅把詩題的“雨中春望”寫足了,也表明了這個春天風(fēng)調(diào)雨順,為過渡到下文作了鋪墊?!盀槌岁枤庑袝r令,不是宸游重物華?!惫糯醇竟?jié)規(guī)定關(guān)于農(nóng)事的政令叫時令。這句的意思是說,這次天子出游,本是因為陽氣暢達,順天道而行時令,并非為了賞玩景物。這是一種所謂寓規(guī)于頌,把皇帝的春游,夸飾成順天道之舉。
古代應(yīng)制詩,大多是歌功頌德之詞。王維這首詩也不例外,但詩歌的藝術(shù)性很高,王維善于抓住眼前的實際景物進行渲染。比如用春天作為背景,讓帝城自然地染上一層春色;用雨中云霧繚繞來表現(xiàn)氤氳祥瑞的氣氛,這些都顯得真切而自然。這是因為王維兼有詩人和畫家之長,在選取、再現(xiàn)帝城長安景物的時候,構(gòu)圖上既顯得闊大美好,又足以傳達處于興盛時期帝都長安的風(fēng)貌。
譯文
渭水縈繞著秦關(guān)曲折地東流,黃麓山環(huán)抱著漢宮長年依舊。
皇輦遠出千重宮門夾道楊柳,閣道回看上林百花恰似錦繡。
帝城高聳入云的是鳳閣鳳樓,春雨潤澤千家樹木美不勝收。
為了把住春光時令出巡民憂,不是因為玩賞春光駕車逛游!
韻譯
渭水縈繞著秦關(guān)曲折地東流,
黃麓山環(huán)抱著漢宮長年依舊。
皇輦遠出千重宮門夾道楊柳,
閣道回看上林百花恰似錦繡。
帝城高聳入云的是鳳閣鳳樓,
春雨潤澤千家樹木美不勝收。
為了把住春光時令出巡民憂,
不是因為玩賞春光駕車逛游!
注解
渭水:即渭河,黃河最大支流,在陜西中部。
秦塞:猶秦野。塞:一作“甸”。這一帶古時本為秦地。
黃山:黃麓山,在今陜西興平縣北。漢宮:也指唐宮。
鑾輿(luán yú) :皇帝的乘輿。
迥出:遠出。
千門:指宮內(nèi)的重重門戶。此句意謂鑾輿穿過垂柳夾道的重重宮門而出。
上苑:泛指皇家的園林。
雙鳳闕:漢代建章宮有鳳闕,這里泛指皇宮中的樓觀。闕:宮門前的望樓。
陽氣:指春氣。
宸(chén)游:指皇帝出游。宸:北辰所居,借指皇帝居處,后又引伸為帝王的代稱。
物華:美好的景物。后兩句意謂,皇帝本為乘此順應(yīng)時令,隨陽氣而宣導(dǎo)萬物,并非只為賞玩美景。
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(yīng)制問答
問:《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(yīng)制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(yīng)制的作者是王維
問: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(yīng)制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(yīng)制是唐代的作品
問: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(yīng)制是什么體裁?
答:七律
問:渭水自縈秦塞曲,黃山舊繞漢宮斜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渭水自縈秦塞曲,黃山舊繞漢宮斜 出自 唐代王維的《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(yīng)制》
問:渭水自縈秦塞曲,黃山舊繞漢宮斜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渭水自縈秦塞曲,黃山舊繞漢宮斜 的下一句是 鑾輿迥出千門柳,閣道回看上苑花。
問:出自王維的名句有哪些?
答:王維名句大全
- 踏莎行·殢酒情懷標簽:愛情殢酒情懷,恨春時節(jié)。柳絲巷陌黃昏月。把君團扇卜君來,近墻撲得雙蝴蝶。笑不成言,喜還生怯。顛狂絕似前春雪。夜寒無處著相思,梨花一樹人如削。
- 立春帖子皇帝閣景龍學(xué)士賦新詩,剪彩宮花插鬢歸。何似未央深駐輦,教吟春日得春衣。
- 西湖早春多時不向柳邊來,每個幽亭坐一回。春哢未容鶯燕鬧,芳心猶待杏桃開。飄搖水面漁舟穩(wěn),宛轉(zhuǎn)風(fēng)前玉笛哀。太乙清都五云表,冷香空鎖御園梅。
- 南劍鹿鳴嘉賓卅七燕公堂,吾道方亨值一陽。學(xué)力早知深孔孟,鄉(xiāng)風(fēng)端可繼陳楊。云霄九萬朝天闕,禮樂三千染御香。老守尚能觀盛事,春深節(jié)時喜如狂。
- 送張郎中還蜀歌秦家御史漢家郎,親專兩印征殊方。功成走馬朝天子,伏檻論邊若流水。曉離仙署趨紫微,夜接高儒讀青史。瀘南五將望君還,愿以天書示百蠻。曲棧重江初過雨,前旌后騎不同山。迎車拜舞多耆老,舊卒新營遍青草。塞口云生火候遲,煙中鶴唳軍行早。黃花川下水交橫,遠映孤霞蜀國晴。邛竹筍長椒瘴起,荔枝花發(fā)杜鵑鳴?;厥揍憾氚胩旌?,傳觴接膝何由得??樟詈朗垦鐾?,無復(fù)貧交恃顏色。垂楊不動雨紛紛,錦帳胡瓶爭送君。須臾醉起簫笳發(fā),空見紅旌入白云。
- 瑞鶴仙百年如夢蝶。嘆古往今來,多少豪杰。圖王霸業(yè)。謾得漁樵,一場閑說。秦宮漢闕。今只有狐蹤兔穴。想榮華秉燭當風(fēng),富貴似湯澆雪。省也,損身薄利害己,虛名卻如吳越。隨緣養(yǎng)拙。柴門掩,是非絕。向午窗容膝,小溪垂釣,坐對云山萬疊。夜橫琴,伴我知音,碧天皓月。
- 贈王子飛之高麗聞君秉筆賦雞林,海怪山奇人購尋。莫紀大宛多善馬,卻令天子便甘心。
- 夜夜曲標簽:思念浮云吐明月,流影玉階陰。千里雖共照,安知夜夜心?
- 田舍二首雨逗馀寒曉露濃,絮衣著破索重縫。清狂昔作戴花監(jiān),衰病今為賣菜傭。負耒耦耕沮桀溺,操盂三祝棄句龍。暮年飽識西疇事,不問家丘問老農(nóng)。
- 水調(diào)歌頭·游泳標簽:抒情才飲長沙水,又食武昌魚。萬里長江橫渡,極目楚天舒。不管風(fēng)吹浪打,勝似閑庭信步,今日得寬馀。子在川上曰:逝者如斯夫!風(fēng)檣動,龜蛇靜,起宏圖。一橋飛架南北,天塹變通途。更立西江石壁,截斷巫山云雨,高峽出平湖。神女應(yīng)無恙,當驚世界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