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能悟色空,便可超生死
出自宋代吳芾《和陶讀山海經(jīng)十三首韻送機簡堂自景星巖再住》:
古無住持事,但只傳法旨。
有能悟色空,便可超生死。
庸僧昧本原,豈識西歸履。
買帖會禪床,佛法將何恃。
注釋參考
色空
(1).佛教語。“色”與“空”的并稱。謂物質(zhì)的形相及其虛幻的本性。 唐 王維 《謁璇上人》詩序:“色空無礙,不物物也;嘿語無際,不言言也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清涼山贊佛詩》:“色空兩不住,收拾宗風裡?!?靳榮藩 注:“《心經(jīng)》:‘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?!?/p>
(2).佛教語。“色即是空”的略語。謂一切事物皆由因緣所生,虛幻不實。 唐 白居易 《感悟妄緣題如上人壁》詩:“弄沙成佛塔,鏘玉謁王宮。彼此皆兒戲,須臾即色空?!?明 高濂 《玉簪記·投庵》:“皈依法,愿悟著頑空與色空。”
超生
超生 (chāoshēng) 佛教指人死后靈魂投生為人 reincarnation 開脫 absolve 筆下超生 寬容 spare sb. with lenience吳芾名句,和陶讀山海經(jīng)十三首韻送機簡堂自景星巖再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