殊庭天柱西,微逕羅荊棘
出自宋代呂同老《九鎖山十詠棲真洞》:
殊庭天柱西,微逕羅荊棘。
驅(qū)車谷口亭,清氣已迫人。
元銷為我開,靈關(guān)豈無(wú)津。
棋枰儼遺局,乳蓋垂空輪。
側(cè)聞千載前,住此多隱淪。
冥翳不可識(shí),抱樸終成真。
仙凡自有分,喧寂難并陳。
嘆息取歸路,吾猶濕囂塵。
注釋參考
殊庭
(1).異域。指仙人的居處?!妒酚洝ば⑽浔炯o(jì)》:“上親禪 高里 ,祠 后土 。臨 渤海 ,將以望祠 蓬萊 之屬,冀至殊庭焉。” 司馬貞 索隱引 服虔 曰:“殊庭者,異也,言入仙人異域也?!?宋 司馬光 《讀<漢武帝紀(jì)>》詩(shī):“上藥行當(dāng)就,殊庭庶可期。”
(2).旅館。 唐 嚴(yán)武 《酬別杜二》詩(shī):“并向殊庭謁,俱承別舘追。” 仇兆鰲 注:“殊庭、別舘,中途止宿之所?!?/p>
天柱
(1).古代神話中的支天之柱?!痘茨献印椥斡?xùn)》:“昔者 共工 與 顓頊 爭(zhēng)為帝,怒而觸 不周之山 ,天柱折,地維絶。”《神異經(jīng)·中荒經(jīng)》:“ 崑崙 之山有銅柱焉,其高入天,所謂天柱也,圍三千里周圓如削?!?唐 王勃 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》:“地勢(shì)極而南溟深,天柱高而北辰遠(yuǎn)?!?郭沫若 《女神·女神之再生》詩(shī):“黨徒們呀,快把你們的頭顱借給我來(lái)!快把這北方的天柱碰壞!碰壞!”
(2).比喻負(fù)重任者。 田漢 《關(guān)漢卿》第五場(chǎng):“可是自從讀了 文丞相 的《正氣歌》,才知道現(xiàn)在也還有這樣不愧前人的地維、天柱,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勇氣了?!?/p>
(3).耳的別名?!短接[》卷三六六引《長(zhǎng)沙耆舊傳》:“太尉 劉壽 少遇相師,相師曰:‘耳為天柱,今君耳城郭,必典家邦?!?/p>
(4).山名。在 山東 平度縣 北。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·山東七·萊州府》:“ 天柱山 ,州( 平度州 )北五十里,絶頂巉巖,聳立如柱。”
(5).山名。又名 霍山 。在今 安徽 。 西漢 元封 五年(公元前106年) 武帝 南巡,登其山,號(hào)為南岳,即此?!妒酚洝ば⑽浔炯o(jì)》:“上巡 南郡 ,至 江陵 而東,登禮 潛 之 天柱山 ?!?裴駰 集解引 應(yīng)劭 曰:“ 潛縣 屬 廬江 , 南岳 霍山 也?!?/p>
(6).山名。在 浙江省 余杭縣 北。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·浙江二·杭州府》:“﹝ 大滌山 ﹞其右為 天柱山 ,高六百六十丈……為第五十七福地?!?/p>
(7).山名。 陜西 岐山 的別名。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·陜西四·鳳翔府》:“ 岐山 亦曰 天柱山 ?!?/p>
(8).星名。屬于東方七宿中的角宿?!稌x書·天文志上》:“三臺(tái)六星,兩兩而居,起文昌,列抵太微。一曰天柱,三公之位也。”《星經(jīng)》卷上:“天柱五星在紫微宮內(nèi),近東垣,主建教等二十四氣也?!?/p>
荊棘
荊棘 (jīngjí) 荊:荊條,無(wú)刺;棘,酸棗,有刺。兩者常叢生為從莽。也泛指叢生于山野間的帶棘小灌木 thistles and thorns 斬荊棘?!巍?蘇洵《權(quán)書·六國(guó)論》呂同老名句,九鎖山十詠棲真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