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文同《送無演歸成都》:
曾讀契嵩輔教編,浮屠氏有不可忽。
后于京師識(shí)懷璉,彼上人者尤奇掘。
余嘗從容問其友,璉復(fù)為余道民訥。
是三大士才過人,所畜豈肯吾儒屈。
文章汪洋道義富,不止區(qū)區(qū)事其佛。
余思此等更誰(shuí)似,蜀有人焉頗超越。
成都敏行字無演,所謂萬星中一月。
想嵩璉訥見須避,不爾往往被呵咄。
通禪曉律兩無礙,前會(huì)定預(yù)耆阇崛。
群經(jīng)列史固汗漫,獨(dú)泛其深仍出沒。
外之所精者書畫,不問不語(yǔ)常若吃。
計(jì)其夏臘殊未幾,在大眾中誠(chéng)突兀。
余守陵陽(yáng)至窮陋,雨浸一春泥汩汩。
英磎磽磝磴道嶮,行客欷歔上崷崒。
無演沖冒獨(dú)不顧,來款余門手持謁。
呼之使前見已喜,相貌圓滿藏神骨。
清譚坐久愈飄灑,頓遣塵襟落如拂。
新詩(shī)古文覽嘉貺,氣格俊健凌霜鶻。
觀其袞袞出論議,收斂便可與簪笏。
試將邀之使從仕,笑指此頂安更發(fā)。
日招與語(yǔ)自無厭,何乃告去苦倉(cāng)卒。
西城曉日照高嶺,倒搭乾陀入深樾。
師歸常宜見嘉佑,此老心中已無物。
好音相與頻寄惠,余在空山正伊郁。
注釋參考
磽磝
見“ 磽聱 ”。
磴道
登山的石徑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七繹》:“巖屋橋構(gòu),磴道相臨?!?唐 袁郊 《甘澤謠·懶殘》:“忽中夜風(fēng)雷,而一峯頽下,其緣山磴道,為大石所攔?!?元 揭傒斯 《尋舍弟將至東牢宿野店》詩(shī):“入云攀磴道,落日及村墟。”《明史·禮志一》:“臺(tái)高三尺有奇,周以石欄,陟降為磴道。” 清 高士奇 《金鰲退食筆記》卷上:“巖洞窈窕,磴道紆折?!?郭沫若 《訪泰山雜詠·萬松亭遇雨》:“磴道千尋盡, 碧霞 鐵瓦紅?!?/p>
行客
(1).行旅;客居。 漢 劉向 《列女傳·阿谷處女》:“行客之人,嗟然永久,分其資財(cái),棄於野鄙?!薄逗鬂h書·儒林傳下·服虔》:“舉孝廉,稍遷, 中平 末,拜 九江 太守。免,遭亂行客,病卒?!?/p>
(2).過客;旅客?!痘茨献印ぞ裼?xùn)》:“是故視珍寶珠玉猶礫石也,視至尊窮寵猶行客也?!?高誘 注:“行客,猶行路過客。”《南史·夷貊傳下·文身國(guó)》:“土俗歡樂,物豐而賤,行客不齎糧?!?明 王廷相 《秋日巴中旅行》詩(shī):“ 巴 東秋氣早,行客已悽悽。” 郭沫若 《喀爾美蘿姑娘》:“平時(shí)很寥寂的行店都競(jìng)爭(zhēng)著裝飾起來招誘行客?!?/p>
(3).指后到的客人。與坐客相對(duì)。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二回:“講行客拜坐客,也是等他二位來;難道母親就這樣跑到街上去不成?”《天雨花》第二七回:“行客每先看坐客,徧望鄉(xiāng)中親友們?!?/p>
欷歔
欷歔 (xīxū) 嘆氣;抽咽聲。也作“歔郗”、“唏噓” sigh;sob崷崒
見“ 崷崪 ”。
文同名句,送無演歸成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閃電賽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