壁觀無言休問祖,坐忘遺照且晞顏
出自宋代蘇頌《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》:
秋杪拘留冬欲闌,一旬參對累旬間。
適逢御史俱厘務,更值中朝久絕班。
壁觀無言休問祖,坐忘遺照且晞顏。
是非榮辱知難必,反覆須臾覺夢間。
注釋參考
壁觀
佛教語。大乘虛空宗的修行方法?!段鍩魰|土祖師·初祖菩提達磨大師》:“﹝大師﹞寓止于 嵩山 少林寺 ,面壁而坐,終日默然,人莫測之,謂之壁觀婆羅門。” 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二編第六章第三節(jié):“ 菩提達磨 所修是大乘虛空宗的禪法,稱為壁觀。意思是外息諸緣,內(nèi)心無惴,心如墻壁,可以入道?!?/p>
休問
(1).佳訊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許靖傳》:“既濟 南海 ,與領守 兒孝德 相見,知足下忠義奮發(fā),整飭元戎,西迎大駕,巡省中岳。承此休問,且悲且憙。”
(2).好的聲譽。 唐 柳宗元 《送寧國范明府詩序》:“有 范氏傳真 者,始來京師,近臣多言其美,宰相聞之,用以為是職,在門下,甚獲休問?!?/p>
坐忘
道家謂物我兩忘、與道合一的精神境界?!肚f子·大宗師》:“墮肢體,黜聰明,離形去知,同於大通,此謂坐忘?!?郭象 注:“夫坐忘者,奚所不忘哉!既忘其跡,又忘其所以跡者,內(nèi)不覺其一身,外不識有天地,然后曠然與變化為體而無不通也?!?唐 孟浩然 《游精思題觀主山房》詩:“漸通玄妙理,深得坐忘心?!?清 錢謙益 《<顏子疏解>敘》:“不違仁者三月也,不違如愚者終身也。忘仁義,忘禮樂,而至于坐忘也?!?/p>
遺照
亦作“ 遺炤 ”。1.謂遺漏未遍照。 唐 孟郊 《答韓愈李觀別因獻張徐州》詩:“高情無遺照,朗抱開曉月?!?明 張居正 《答應天巡撫孫小溪書》:“愿公虛心秉公,密加體訪,毋使覆盆之下,致有遺照。” 明 袁宏道 《乞改稿三》:“然日月之明,理無遺照?!?/p>
(2).指未發(fā)現(xiàn)的景物。 唐 王昌齡 《觀江淮名勝圖》詩:“而我高其風,披圖得遺照。援毫無逃境,遂展千里眺。”
(3).謂舍棄眾生相,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 唐玄宗 《答皇帝上尊號誥》:“予志每集虛,心嘗遺炤,方契真宗之旨,豈云稱號之榮?!?唐 李鼎祚 《<周易集解>序》:“圣人以此洗心,退藏於密,自然虛室生白,吉祥至止,坐忘遺照,精義入神。” 宋 王禹偁 《復其見天地之心賦》:“是知運行者,天地之時;寂靜者,天地之基,心亦在其中也,物莫得而見之。坐忘遺照之人,於茲得矣?!?宋 樓鑰 《謝湖山居士示和陶詩》:“墮體黜聰明,坐忘樂遺照?!?/p>
(4).遺像。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槐西雜志二》:“故題其遺照有曰:‘幾分相似幾分非,可是香魂月下歸。’”《花月痕》第五一回:“傍晚 禿頭 將 癡珠 、 秋痕 兩幅遺照,檢奉 小珠 ?!?周立波 《蘇聯(lián)紅軍博物館》:“大家在這位被俘之后忠貞不屈的英雄的遺照之前肅靜地凝望了一會。”
蘇頌名句,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別搶我座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