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武元衡《行路難》
君不見道傍廢井傍開花,原是昔年驕貴家。
幾度美人來照影,濯纖笑引銀瓶綆。風(fēng)飄雨散今奈何,
繡闥雕甍綠苔多。笙歌鼎沸君莫矜,豪奢未必長(zhǎng)多金。
休說編氓樸無恥,至竟終須合天理。非故敗他卻成此,
蘇張終作多言鬼。行路難,路難不在九折灣。
注釋參考
編氓
編入戶籍的平民。 唐 武元衡 《行路難》詩:“休説編氓樸無恥,至竟終須合天理?!?宋 莊季裕 《雞肋編》卷中:“方今財(cái)用窘匱,將天下官戶賦役同於編氓,此急務(wù)也。” 明 宋濂 《金溪縣義渡記》:“ 有華 以編氓能佐官政之不及,可不謂賢哉!” 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歲時(shí)記·賜冰》:“前 明 於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,編氓賣者,手二銅盞疊之,其聲嗑嗑,曰冰盞。” 李大釗 《國(guó)情》:“養(yǎng)兵賠款,窮索編氓,維新以來,負(fù)擔(dān)益重?!?夏衍 《關(guān)漢卿不朽》:“這些‘編氓’們不僅政治上、經(jīng)濟(jì)上處于被壓迫被剝削的地位,在文化上也遭受到了極端的歧視和侮辱?!?/p>
無恥
無恥 (wúchǐ) 不知恥辱;不要臉 cheekiness;brazen;impudent;shameless 無恥的東西至竟
(1).直到最終?!逗鬂h書·樊英傳論》:“及徵 樊英 、 楊厚 ,朝廷若待神明,至竟無它異?!?/p>
(2).副詞。猶究竟。 唐 杜牧 《題桃花夫人廟》詩:“至竟 息 忘緣底事?可憐 金谷 墮樓人!” 唐 羅隱 《錢塘江潮》詩:“至竟朝昏誰主掌?好騎赬鯉問 陽侯 。” 清 錢謙益 《陸宣公墓道行》:“人生忠佞看到頭,至竟 延齡 在何許!”
須合
應(yīng)當(dāng),應(yīng)該。 宋 范仲淹 《奏議尹洙轉(zhuǎn)官》:“如須合進(jìn)擢,即今將入夏,邊上無事,且乞召 尹洙 赴闕,令條奏邊事,觀其陳述可采,即與改職?!?宋 曾鞏 《申中書乞不看詳會(huì)要狀》:“某若依限修進(jìn),不惟須合考求首尾,參詳?shù)檬?,仍更并須檢尋文字,照據(jù)其間,恐合更有更改損益?!?/p>
天理
(1) [natural's law]∶自然法則;天道,天然的組織結(jié)構(gòu)
依乎天理。——《莊子·養(yǎng)生主》
(2) [heavenly principles;moral principles]∶宋代的理學(xué)家認(rèn)為封建lun{1-1}理是客觀存在的道德法則,把它叫做“天理”
(3) [moral principles;morality]∶道義
(4) [nature;natural instincts]∶天性
詳細(xì)解釋(1).天道,自然法則?!肚f子·天運(yùn)》:“夫至樂者,先應(yīng)之以人事,順之以天理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知己賦》:“談天理之開基,辯人道之始終?!?宋 李格非 《洛陽名園記·大字寺園》:“其水其木,至今猶存,而曰堂曰亭者,無復(fù)彷彿矣!豈因於天理者可久,而成於人力者不可恃邪?”
(2). 宋 代理學(xué)家把封建lun{1-1}理看作永恒的客觀道德法則,稱“天理”。 宋 朱熹 《答何叔京》之二八:“天理只是仁、義、禮、智之總名,仁、義、禮、智便是天理之件數(shù)?!?/p>
(3).泛指道義?!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二四:“自道神鬼莫測(cè),豈知天理難容?”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六八回:“嬸娘怎么樣待你?你這么沒天理,沒良心!” 洪深 《貧民慘劇》第三幕:“天理良心,做這種的事情!”
(4).猶天性?!抖Y記·樂記》:“夫物之感人無窮,而人之好惡無節(jié),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。人化物也者,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理,性也,是天之所生本性滅絶矣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道意》:“誘于可誘而天理滅矣?!?/p>
(5).星名。《隋書·天文志上》:“魁中四星,為貴人之牢,曰天理也?!?/p>
武元衡名句,行路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珠子穿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