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重屢挽音形玉,一念觀回歸散金
出自宋代程洙《奉送丞相訥齋程先生二首》:
先生富貴本無心,冰節(jié)從來照士林。
三載調(diào)元名愈重,七章告老意何深。
九重屢挽音形玉,一念觀回歸散金。
此是吾邦真?zhèn)ナ?,清風(fēng)萬古孰追尋。
注釋參考
九重
(1).九層;九道?!冻o·天問》:“圜則九重,孰營度之?”《韓詩外傳》卷八:“ 齊景公 使人於 楚 , 楚王 與之上九重之臺?!?三國 魏 曹植 《當(dāng)墻欲高行》:“愿欲披心自説陳,君門以九重,道遠(yuǎn) 河 無津。”
(2).泛指多層。 元 無名氏 《氣英布》第四折:“九重圍里往來,直似攛梭;萬隊營中上下,渾如走馬?!?/p>
(3).指天門;天。《樂府詩集·郊廟歌辭一·漢郊祀歌一》:“九重開,靈之?dāng)?,垂惠恩,鴻祜休。?唐 李白 《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》:“我皇手把天地戶, 丹丘 談天與天語。九重出入生光輝,東來 蓬萊 復(fù)西歸?!本﹦ 顿F妃醉酒》:“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,清清冷落在 廣寒宮 ?!?/p>
(4).指宮門。 漢 趙壹 《刺世疾邪賦》:“雖欲竭誠而盡忠,路絶險而靡緣。九重既不可啟,又羣吠之狺狺?!?/p>
(5).指宮禁,朝廷。 唐 盧綸 《秋夜即事》詩:“九重深鎖禁城秋,月過南宮漸映樓。”
(6).指帝王。 唐 李邕 《賀章仇兼瓊克捷表》:“遵奉九重,決勝千里?!?明 無名氏 《金雀記·作賦》:“明朝入禁中,奏聞九重?!?清 鈕琇 《觚賸續(xù)編·人觚》:“先是, 寶 ( 法寶 )出奔時,九重大怒,命大索天下。”
(7).指皇位?!抖鼗颓釉~·酒泉子》:“隊隊雄軍驚御輦,驀街穿巷犯皇宮,祇擬奪九重?!?/p>
音形
話音與形貌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秋胡》詩:“年往誠思勞,路遠(yuǎn)闊音形?!?宋 朱熹 《擬古》詩之四:“念我同心子,音形阻一方?!?/p>
一念
(1).一動念間;一個念頭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卻出東西門行》:“一念起關(guān)山,千里顧兵窟。” 唐 陳鴻 《長恨歌傳》:“由此一念,又不得居此,復(fù)墮下界?!?宋 陸游 《自規(guī)》詩:“忿慾俱生一念中,圣賢亦本與人同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澳憧蓵缘靡荒畈贿`天理人情,天地鬼神會暗中呵護(hù),一念背了天理人情,天地鬼神也會立刻不容?!?/p>
(2).佛家語。指極短促的時間。《仁王般若波羅蜜經(jīng)·觀空品》:“九十剎那為一念?!?北魏 曇鸞 《無量壽經(jīng)優(yōu)婆提舍愿生偈注》卷上:“六十剎那為一念?!薄斗g名義集·時分》:“一念中有九十剎那?!?/p>
回歸
回歸 (huíguī) 發(fā)生倒退或表現(xiàn)倒退;常指趨于接近或退回到中間狀態(tài) regress 歸回 return 實現(xiàn)臺灣回歸祖國,完成祖國統(tǒng)一的大業(yè)散金
(1).散發(fā)錢財?!稘h書·敘傳下》:“ 疏 克有終,散金娛老。” 清 黃軒祖 《游梁瑣記·龍門鯉》:“姓 朱 名 大祺 ,慕 朱郭 之為人,散金結(jié)客。”
(2).比喻張開的黃花瓣。 晉 張翰 《雜詩》之一:“青條若總翠,黃花如散金?!?唐 崔善為 《答王無功九日》詩:“露葉疑涵玉,風(fēng)花似散金?!?/p>
程洙名句,奉送丞相訥齋程先生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