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劉禹錫《吐綬鳥詞》:
越山有鳥翔寥廓,嗉中天綬光若若。
越人偶見而奇之,因名吐綬江南知。
四明天姥神仙地,朱鳥星精鐘異氣。
赤玉雕成彪炳毛,紅綃翦出玲瓏翅。
湖煙始開山日高,迎風(fēng)吐綬盤花絳。
臨波似染瑯琊草,映葉疑開阿母桃。
花紅草綠人間事,未若靈禽自然貴。
鶴吐明珠暫報(bào)恩,鵲銜金印空為瑞。
春和秋霽野花開,玩景尋芳處處來。
翠幕雕籠非所慕,珠丸柘彈莫相猜。
棲月啼煙凌縹緲,高林先見金霞曉。
三山仙路寄遙情,刷羽揚(yáng)翹欲上征。
不學(xué)碧雞依井絡(luò),愿隨青鳥向?qū)映恰?br>太液池中有黃鵠,憐君長(zhǎng)向高枝宿。
如何一借羊角風(fēng),來聽簫韶九成曲。
注釋參考
越人
(1).疏遠(yuǎn)的人?!渡叹龝ば迿?quán)》:“故 堯 舜 之位天下也,非私天下之利也,為天下位天下也。論賢舉能而傳焉,非疏父子親越人也,明於治亂之道也。” 宋 蘇洵 《兵制》:“及於 五代 , 燕 帥 劉守光 又從而為之,黥面湼手之制,天下遂以為常法,使之判然不得與齊民齒,故其人益復(fù)自棄,視齊民如越人矣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癸酉之變》:“以天潢貴胄之近,而漠然如越人之視,亦可謂無心肝人矣?!?/p>
(2). 戰(zhàn)國 時(shí)名醫(yī) 扁鵲 名。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:“ 扁鵲 ……姓 秦 氏,名 越人 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廣譬》:“故 越人 見 齊桓 不振之徵於未覺之疾, 箕子 識(shí) 殷 人 鹿臺(tái) 之禍,於象箸之初?!?宋 蘇軾 《和劉道原詠史》:“ 吳 客漫陳《豪士賦》, 桓侯 初笑 越人 方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劉海石》:“久不晤,豈精 越人 術(shù)耶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