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國曾傾蓋,文闈昔盍簪
出自宋代虞儔《挽奚公彥章承奉詩》:
上國曾傾蓋,文闈昔盍簪。
科名終在子,章服果何心。
朝露悲蒿里,遺風上竹林。
人琴俱不見,哀挽為沾襟。
注釋參考
上國
(1).指國都以西的地區(qū)?!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跋模?楚子 使 然丹 簡上國之兵於 宗丘 ?!?杜預 注:“上國,在國都之西。西方居上流,故謂之上國?!?/p>
(2). 春秋 時稱中原各諸侯國為上國,與 吳 楚 諸國相對而言?!蹲髠鳌ふ压吣辍罚骸癌z 吳子 ﹞使 延州來 季子 聘于上國,遂聘于 晉 ,以觀諸侯?!?孔穎達 疏引 服虔 曰:“上國,中國也。蓋以 吳 辟在東南,地勢卑下,中國在其上流,故謂中國為上國也。”《國語·吳語》:“ 越 滅 吳 ,上征上國。” 韋昭 注:“上國,中國也?!?三國 魏 陳琳 《檄吳將校部曲文》:“﹝ 夫差 ﹞抗衡上國,與 晉 爭長?!?清 劉大櫆 《送張福清序》:“昔在自古, 閩 粵 不齒於上國?!?/p>
(3).外藩對帝室或朝廷的稱呼?!逗鬂h書·陳蕃傳》:“夫諸侯上象四七,垂耀在天,下應分土,藩屏上國?!?李賢 注:“上象四七,謂二十八宿各主諸侯之分野,故曰下應分土,言皆以輔王室也?!?三國 魏 曹植 《與楊德祖書》:“吾雖德薄,位為蕃侯,猶庶幾戮力上國,流惠下民?!?唐 白居易 《祭迴鶻可汗文》:“撫有九姓,制臨一方,氣吞諸戎,名播上國。” 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五:“惟 布達拉 一區(qū),其土膏衍,其人秀好,其音 華夏 ,故 吐番贊普 都之,以鞭撻四夷,抗衡上國?!?/p>
(4).指京師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四時賦》:“憶上國之綺樹,想 金陵 之蕙枝。”《資治通鑒·唐德宗建中二年》:“今海內無事,自上國來者,皆言天子聰明英武,志欲致太平,深不欲諸侯子孫專地?!?胡三省 注:“時藩鎮(zhèn)竊據(jù),自比古諸侯,謂京師為上國?!薄都t樓夢》第四回:“ 薛蟠 素聞得都中乃第一繁華之地,正思一游,便趁此機會,一來送妹待選,二來望親,三來親自入部銷算舊賬,再計新支,--其實只為游覽上國風光之意?!?/p>
傾蓋
傾蓋 (qīnggài) 途中相遇,停車交談,雙方車蓋往一起傾斜。形容一見如故或偶然的接觸 feel like old friends at the first meeting;accidentally meet each other 于傾蓋不意作緣相國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傳》文闈
指科舉考試。闈,試院。 宋 曾鞏 《應舉啟》:“是以三遇文闈,一踰歲紀,足跡不游於場屋,姓名不署於鄉(xiāng)閭。”
盍簪
亦作“ 盍戠 ”。1.《易·豫》:“勿疑,朋盍簪。” 王弼 注:“盍,合也;簪,疾也?!?陸德明 釋文:“簪, 虞 作戠。戠,叢合也?!?孔穎達 疏:“羣朋合聚而疾來也?!焙笠灾甘咳司蹠?。 唐 杜甫 《杜位宅守歲》詩:“盍簪喧櫪馬,列炬散林鴉?!?清 趙翼 《題北溪謙齋蓉湖三壽圖》詩:“盍簪非一姓,佳話已炙膾?!?章炳麟 《錢唐吊龔魏二生賦》:“歧童角以説經(jīng)兮,古今不可乎盍戠?!?/p>
(2).指朋友。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詩龕》:“家筑詩龕三間,凡所投贈詩句,皆懸龕中,以誌盍簪之誼。”
虞儔名句,挽奚公彥章承奉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萌寶招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