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舊游》:
扶胥黃木水連空,曾讀韓碑訪祝融。
安得六丁機(jī)萬弩,岷江西去海潮東。
注釋參考
扶胥
見“ 扶蘇 ”。
黃木
地名。在 廣州 東 南海 中。有時(shí)借指 南海 邊遠(yuǎn)地區(qū)。 唐 韓愈 《南海神廟碑》:“因其故廟,易而新之,在今 廣州 治之東南海道八十里, 扶胥 之口, 黃木 之灣?!?宋 唐庚 《雜興》詩之十二:“浪跡 蒼梧 外,放懷 黃木 東?!?宋 劉克莊 《賀新郎·題蒲澗寺》詞:“且游戲, 扶胥 黃木 ?!?清 錢謙益 《送人之廣東》詩:“兵依 黃木 占烽戍,吏映紅蕉望海船。”
連空
遠(yuǎn)望與天空相連。 唐 韓愈 李正封 《晚秋郾城夜會聯(lián)句》:“連空隳雉堞,照夜焚城郭?!?元 楊維楨 《西湖竹枝歌》之八:“ 石新婦 下水連空, 飛來峯 前山萬重?!?清 王士禛 《和沉石田鉤弋夫人歌》:“青史祇今憐 趙父 , 茂陵 煙草亦連空。”
韓碑
指 唐 代 韓愈 撰寫的《平淮西碑》。 憲宗 時(shí),攝 蔡州 刺史 吳元濟(jì) 反于 淮西 ,宰相 裴度 及 唐 、 隨 、 鄧 節(jié)度使 李愬 受命討伐,平定叛亂。 韓愈 為行軍司馬, 淮 蔡 平,以功受刑部侍郎,并奉詔撰《平淮西碑》文頌其功績,因稱“韓碑”。 唐 李商隱 有《韓碑》詩,極稱其文。 清 大汕 《海外紀(jì)事》卷一:“混茫收 禹 甸,靈異紀(jì) 韓 碑?!?清 李元度 《與柳毅齋書》:“顧以《逸周書》考之, 宣王 中興諸詩,多夸而失實(shí),無論 韓 碑、 柳 雅之過侈也?!?/p>
祝融
(1).神名。 帝嚳 時(shí)的火官,后尊為火神,命曰 祝融 。亦以為火或火災(zāi)的代稱?!秶Z·鄭語》:“夫 黎 為 高辛氏 火正,以淳燿敦大,天明地德,光照四海,故命之曰‘祝融’,其功大矣?!薄秴问洗呵铩っ舷摹罚骸捌渖?祝融 ?!?高誘 注:“ 祝融 , 顓頊?zhǔn)?后, 老童 之子, 吳回 也,為 高辛氏 火正,死為火官之神?!?唐 張說 《蒲津橋贊》:“ 飛廉 煽炭, 祝融 理爐?!?清 趙翼 《八月二日天寧寺旁巽宮樓火》詩:“趨觀乃知此樓燬,剎竿突兀招 祝融 ?!?/p>
(2).神名。南方之神,南海之神?!豆茏印の逍小罚骸暗?奢龍 而辯於東方,得 祝融 而辯於南方。”《漢書·揚(yáng)雄傳上》:“麗 鉤芒 與驂 蓐收 兮,服 玄冥 及 祝融 ?!?顏師古 注:“ 祝融 ,南方神。” 唐 韓愈 《南海神廟碑》:“考於傳記,而南海神次最貴,在北東西三神河伯之上,號為 祝融 ?!?/p>
(3).傳說中的古帝。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五德志》:“世傳三皇五帝,多以為 伏羲 、 神農(nóng) 為二皇,其一者或曰 燧人 ,或曰 祝融 ,或曰 女媧 ,其是與非未可知也?!?/p>
(4).峰名。 衡山 的最高峰。據(jù)《路史》云, 祝融 葬 衡山 之陽,是以名之。 唐 韓愈 《謁衡岳廟》詩:“ 紫蓋 連延接 天柱 , 石廩 騰擲堆 祝融 ?!?宋 楊萬里 《送劉子思往衡陽》詩:“ 洞庭 昨夜起霜風(fēng),翩然欲登 石廩 與 祝融 。”
劉克莊名句,舊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幸福襄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