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汪元量《重訪草堂》:
放櫂花豀去,重來訪草堂。
菰蒲依靜渚,楊柳繞回塘。
野暫棕高下,山墻竹短長。
槁梧含古色,瘦菊減清香。
鼙鼓檛三疊,旌旗列兩行。
花娘紛舞袖,座客競飛觴。
醬蘸生蔥白,虀澆熟韭黃。
洪爐催卷餅,匕首割燒羊。
大笑諸公醉,高談小子狂。
城關(guān)猶未掩,冠蓋已飛揚(yáng)。
鳥語青松里,人行錦樹傍。
杜陵輕出峽,千古隔瀟湘。
注釋參考
花娘
亦作“ 花孃 ”。舊時(shí)指歌女,娼妓。 唐 李賀 《申胡子觱篥歌》序:“朔客大喜,擎觴起立,命花娘出幕,裴回拜客?!?宋 梅堯臣 《花娘歌》:“花孃十二能歌舞,籍甚聲名居樂府?!?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婦女曰娘》:“而世謂穩(wěn)婆曰老娘,女巫曰師娘,都下及 江 南謂男覡亦曰師娘,娼婦曰花娘?!?/p>
座客
在座的客人。 唐 袁郊 《甘澤謠·紅線》:“ 嵩 ( 薛嵩 )以歌送 紅綫 ,請(qǐng)座客 冷朝陽 為詞曰:‘採菱歌怨木蘭舟,送別魂消百尺樓?!?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九:“每一演其撰劇,座客笑駡百端。”
飛觴
(1).舉杯或行觴?!段倪x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里讌巷飲,飛觴舉白?!?劉良 注:“行觴疾如飛也。大白,杯名,有犯令者舉而罰之?!?唐 劉憲 《夜宴安樂公主新宅》詩:“層軒洞戶旦新披,度曲飛觴夜不疲。” 宋 張孝祥 《定風(fēng)波》詞:“見説墻西歌吹好,玉人扶坐勸飛觴?!?/p>
(2).指傳杯行酒令?!剁R花緣》第八二回:“即用本字飛觴:或飛上一字,或飛下一字,悉聽其便?!?/p>
汪元量名句,重訪草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