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隅逢故識,茲夕愿披襟
出自唐代錢起《春夜宴任六昆季宅》:
際晚綠煙起,入門芳樹深。
不才叨下客,喜宴齒諸簪。
夜月仍攜妓,清風(fēng)更在林。
彩毫揮露色,銀燭動花陰。
自接通家好,應(yīng)知待士心。
向隅逢故識,茲夕愿披襟。
注釋參考
向隅
向隅 (xiàngyú) 面對著角落,比喻孤立、孤獨或得不到機會而失望 stand in a corner——be disappointed for lack of opportunity故識
(1).舊時的相識。 唐 錢起 《春夜宴任六昆季宅》詩:“向偶逢故識,茲夕愿披襟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仁宗嘉祐八年》:“ 孟陽 自以王官教授,與帝有潛龍之舊,而 李受 、 王獵 ,皆非帝故識?!?/p>
(2).曾經(jīng)見過。 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“立此存照”(一)》:“有一位太學(xué)生在試卷上大書:‘ 漢文帝 三字仿佛故識,但不知系 漢高祖 幾代賢孫?!?/p>
披襟
(1).敝開衣襟。多喻舒暢心懷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風(fēng)賦》:“有風(fēng)颯然而至,王廼披襟而當之曰:‘快哉此風(fēng)!’” 宋 張景星 《秋日白鷺亭》詩:“開樽屏絲竹,披襟向蕭籟?!?清 杜岕 《張大育頭陀抱琴來同孟新聽彈》詩:“一曲《涂山操》,披襟此日過。”
(2).指衣衫破爛,把衣襟拖掛下來。 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十四章二:“那些壯丁們在每一個人身上穿著一件衛(wèi)生衣……大框小洞,帶片披襟,甚至有的一邊袖筒短了一截?!?/p>
(3).亦作“ 披衿 ”。猶披心。謂推誠相與?!稌x書·周顗傳》:“ 伯仁 總角於東宮相遇,一面披襟,便許之三事,何圖不幸自貽王法。”《藝文類聚》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<臨海伏府君集>序》:“與君道合神遇,投分披衿。” 唐 杜甫 《奉贈盧五丈參謀琚》詩:“入幕知 孫楚 ,披襟得 鄭僑 ?!?清 陳盟 《與親友話舊》詩:“所愿故鄉(xiāng)歸有路,披襟重話再生歡。”
錢起名句,春夜宴任六昆季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