壯圖須行行,儒服謾襜襜
出自唐代陸龜蒙《秋日遣懷十六韻寄道侶》:
盡日臨風坐,雄詞妙略兼。
共知時世薄,寧恨歲華淹。
且把靈方試,休憑吉夢占。
夜然燒汞火,朝煉洗金鹽。
有路求真隱,無媒舉孝廉。
自然成嘯傲,不是學沉潛。
水恨同心隔,霜愁兩鬢沾。
鶴屏憐掩扇,烏帽愛垂檐。
雅調(diào)宜觀樂,清才稱典簽。
冠頫玄發(fā)少,書健紫毫尖。
故疾因秋召,塵容畏日黔。
壯圖須行行,儒服謾襜襜。
片石聊當枕,橫煙欲代簾。
蠹根延穴蟻,疏葉漏庭蟾。
藥鼎高低鑄,云庵早晚苫。
胡麻如重寄,從誚我無厭。
注釋參考
壯圖
壯志,宏偉的意圖。 晉 陸機 《吊魏武帝文》:“雄心摧於弱情,壯圖終於哀志?!?唐 司空圖 《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》詩之二:“羸形不畫 凌煙閣 ,只為微才激壯圖?!?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記詩》:“﹝ 程瑀 ﹞嘗寄詩與鄉(xiāng)人云:‘試問青山圓也未,不應久負壯圖心?!?zhu{1|1}德 《和dong{1*1}必{1*1}武同志七絕》之一:“敵后常撐亦壯圖,三師能解國家憂。” 夏衍 《長途》:“到 廣西 腹地來墾荒了……有這樣的壯圖的青年知識分子,在抗戰(zhàn)之前也是很難想象的吧?!?/p>
行行
(1).不停地前行。《古詩十九首·行行重行行》:“行行重行行,與君生別離?!?宋 張孝祥 《鷓鴣天》詞:“行行又入笙歌里,人在珠簾第幾重?” 陳毅 《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》詩:“行行過 太行 ,迢迢赴 延安 ?!?/p>
(2).指情況進展或時序運行。 晉 陶潛 《飲酒》詩之十六:“行行向不惑,淹留遂無成。” 逯欽立 注:“行行,漸漸?!?唐 王建 《行見月》詩:“月初生,居人見月一月行。行行一年十二月,強半馬上看盈缺?!?/p>
(3).猶言走一走?!段饔斡洝返谖宥兀骸?老君 笑道:‘這猴兒不去取經(jīng),卻來我處何干?’ 行者 道:‘取經(jīng)取經(jīng),晝夜無停;有些阻礙,到此行行?!?/p>
(4).行旅。 宋 梅堯臣 《送毛秘校罷宣城主簿被薦入補令》詩:“以此贈行行,無酒勿我怪。”
(1).每行。 唐 韓愈 《柳溪》詩:“柳樹誰人種?行行夾岸高?!?明 袁凱 《京師得家書》詩:“江水三千里,家書十五行,行行無別語,只道早歸鄉(xiāng)?!?林庚白 《坡行即目》詩:“炊煙燹后行行淚,物價兵間寸寸金?!?/p>
(2).各行各業(yè)。參見“ 行行出狀元 ”。
剛強負氣貌?!墩撜Z·先進》:“ 子路 ,行行如也; 冉有 、 子貢 ,侃侃如也。子樂?!?何晏 集解:“ 鄭 曰:‘樂各盡其性,行行,剛強之貌?!?唐 元稹 《青云驛》詩:“上天勿行行,潛穴勿悽悽,吟此青云諭,達觀終不迷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仇大娘》:“明日,拘牒已至, 趙 行行殊不置意?!?/p>
儒服
(1).古代儒者的服飾?!抖Y記·儒行》:“ 魯哀公 問於 孔子 曰:‘夫子之服,其儒服與?’ 孔子 對曰:‘ 丘 少居 魯 ,衣逢掖之衣。長居 宋 ,冠章甫之冠。 丘 聞之也,君子之學也博,其服也鄉(xiāng)。 丘 不知儒服?!?鄭玄 注:“逢,猶大也。大掖之衣,大袂襌衣也?!薄妒酚洝ぶ倌岬茏恿袀鳌罚骸?子路 后儒服委質(zhì),因門人請為弟子。”
(2).泛指讀書人的服裝。 清 卓爾堪 《從軍行》:“上堂仍儒服,未忍換戎裝?!?丁玲 《母親》:“不同的只是 武陵 家里供的是一個鳳冠霞帔的老太太,而這里是一個儒服儒巾的少年?!?/p>
(3).謂作為儒生。 明 李贄 《答鄧明府》:“居士向日儒服而強談佛,今居佛國矣,又強談儒。”
襜襜
(1).搖動貌?!段倪x·司馬相如<長門賦>》:“飄風迴而起閨兮,舉帷幄之襜襜?!?李善 注:“《楚辭》曰‘裳襜襜以含風?!?王逸 曰:‘襜襜,搖貌。’” 唐 白居易 《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韻》:“碧幢油葉葉,紅旆火襜襜。” 宋 孫光憲 《浣溪沙》詞:“風遞殘香出繡簾,團窠金鳳舞襜襜,落花微雨恨相兼?!?/p>
(2).盛裝貌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雜言》:“ 子路 盛服而見 孔子 。 孔子 曰:‘ 由 ,是襜襜者何也?’” 向宗魯 校證引 盧文弨 曰:“‘襜襜’,《荀子·子道篇》作‘裾裾’,《家語·三恕篇》作‘倨倨’,《外傳》三作‘疏疏’?!?明 何景明 《后白菊賦》:“令儀襜襜,斂玉手兮?!?/p>
陸龜蒙名句,秋日遣懷十六韻寄道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