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主垂衣坐九重,不才假守勸農(nóng)功
出自宋代吳潛《真如勸農(nóng)二首》:
圣主垂衣坐九重,不才假守勸農(nóng)功。
周家永命由忠厚,湯后存心在困窮。
安得田租成歲減,且將人事兆年豐。
守宰監(jiān)州民最近,相期清白紹家風(fēng)。
注釋參考
圣主垂衣
形容天下太平,無為而治。語本《易·繫辭下》:“ 黃帝 、 堯 、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,蓋取諸乾坤。” 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記·旌表》:“玉燭調(diào)和,圣主垂衣?!?/p>
九重
(1).九層;九道?!冻o·天問》:“圜則九重,孰營度之?”《韓詩外傳》卷八:“ 齊景公 使人於 楚 , 楚王 與之上九重之臺?!?三國 魏 曹植 《當(dāng)墻欲高行》:“愿欲披心自説陳,君門以九重,道遠(yuǎn) 河 無津?!?/p>
(2).泛指多層。 元 無名氏 《氣英布》第四折:“九重圍里往來,直似攛梭;萬隊營中上下,渾如走馬?!?/p>
(3).指天門;天?!稑犯娂そ紡R歌辭一·漢郊祀歌一》:“九重開,靈之?dāng)?,垂惠恩,鴻祜休?!?唐 李白 《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》:“我皇手把天地戶, 丹丘 談天與天語。九重出入生光輝,東來 蓬萊 復(fù)西歸。”京劇《貴妃醉酒》:“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,清清冷落在 廣寒宮 ?!?/p>
(4).指宮門。 漢 趙壹 《刺世疾邪賦》:“雖欲竭誠而盡忠,路絶險而靡緣。九重既不可啟,又羣吠之狺狺?!?/p>
(5).指宮禁,朝廷。 唐 盧綸 《秋夜即事》詩:“九重深鎖禁城秋,月過南宮漸映樓。”
(6).指帝王。 唐 李邕 《賀章仇兼瓊克捷表》:“遵奉九重,決勝千里?!?明 無名氏 《金雀記·作賦》:“明朝入禁中,奏聞九重?!?清 鈕琇 《觚賸續(xù)編·人觚》:“先是, 寶 ( 法寶 )出奔時,九重大怒,命大索天下?!?/p>
(7).指皇位。《敦煌曲子詞·酒泉子》:“隊隊雄軍驚御輦,驀街穿巷犯皇宮,祇擬奪九重?!?/p>
不才
不才 (bùcái) 沒有才能 incompetent;without capability 某雖不才,愿替馬幼常回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 不才者得以自容,才者亦無以自見?!鳌ね貊恕墩饾砷L語·國猷》 不成才,無能力或一技之長 good for nothing 今有不才之才,父母怒之弗為改。——《韓非子·五蠹》 喪失體面、榮譽的,帶來恥辱或使丟臉的 disgraceful 如此看來,倒怕將來難免不才之事。——《紅樓夢》 不才 (bùcái) 沒有才能的人。對自己的謙稱 my humble self 不才往常見人讀佛經(jīng),什么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,這種無理之口頭禪,常覺得頭昏腦悶。——《老殘游記》 至于不孚之病,則尤不才為甚?!鳌ぷ诔肌秷髣⒁徽蓵?h3>假守古時稱權(quán)宜派遣而非正式任命的地方官?!妒酚洝つ显搅袀鳌罚骸耙蛏砸苑ㄕD 秦 所置長吏,以其黨為假守?!薄稘h書·項籍傳》:“ 會稽 假守 通 素賢 梁 ,乃召與計事?!?張晏 注:“假守,兼守也?!?宋 葉紹翁 《四朝聞見錄·節(jié)度》:“ 太祖 罷節(jié)度,立權(quán)發(fā)、遣與、權(quán)知之類,故士大夫作郡,皆自稱曰假守,謂非真節(jié)度也?!?/p>
農(nóng)功
農(nóng)功 (nóng gōng)農(nóng)事。
管子.君臣下:「禁淫務(wù),勸農(nóng)功,以職其無事,則小民治矣?!?農(nóng)作物。
左傳.成公十三年:「入我河縣,焚我箕郜,芟夷我農(nóng)功,虔劉我邊陲?!?p>吳潛名句,真如勸農(nóng)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