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王哲《得道陽》:
十二月圓成錦鄉(xiāng),四時枝葉不乾枯。
看取火中頻取水,自然水里卻安爐。
龍虎龜蛇認吸呼。
百骸俱滿立須臾。
一顆明珠三下有,三般惡物一齊
注釋參考
百骸
指人的各種骨骼或全身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百骸、九竅、六藏,賅而存焉,吾誰與為親?” 成玄英 疏:“百骸,百骨節(jié)也。” 唐 白居易 《何處堪避暑》詩:“從心至百骸,無一不自由?!?清 金農(nóng) 《橫山舊廬獨吟》:“松下百骸輕,清風勝 和 扁 ?!?姚華 《曲海一勺》:“然而兩間氣化,皆有定則;百骸勤動,皆有定數(shù)。”
須臾
須臾 (xūyú) 片刻 for a moment 須臾不可離 一會兒 in an instant 須臾,蛇不見了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王哲名句,得道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